·

(

)

节日
秋节
中秋节
写景
月夜
城市
金陵
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金陵中秋之夜的繁华景象与宁静之美。首句“中秋节,记得在金陵”点明地点与时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接下来,“两岸水楼横夜笛,六街瓦塔闹秋灯”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金陵中秋之夜的热闹与繁华。水边的楼阁上,夜笛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街道两旁,瓦塔高耸,秋灯闪烁,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神秘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淡荡月三更”则转为对月色的细腻描写,三更时分的月亮,虽然可能不如初升或满月时那样明亮,但却显得格外柔和与宁静,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与诗意。这种由喧嚣到静谧的转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绘,成功捕捉了中秋之夜金陵的独特韵味,既有节日的热闹与欢腾,也不乏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展现出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审美视角。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送肖鹤陈邑侯五首(其三)
明·欧阳建
圭江南下水粼粼,荡涤冈州十载尘。墉隼自潜安用武,釜鱼翻活肯忘恩。霾云飞去山头露,皓月照来天骨真。千古循良应有传,翁乡之后更何人。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