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咏物
情感
哲理
宝物赞美

赏析

这首《日本刀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一把宝刀的特性与命运,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开篇“白日所出金铁流”,以金铁的熔化比喻宝刀的铸造过程,暗示了宝刀的珍贵与独特。接着“铁之性刚金性柔”点明了刀的材质特性,刚柔并济,象征着宝刀的多面性与适应性。“铸为宝刀能屈伸,屈以防身伸杀人”则揭示了宝刀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既能保护自身,也能用于战斗,体现了其价值与使命。“星流电激光离合,日华四射曈曈湿”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宝刀在使用时的光芒与力量,仿佛与天象相连,增添了神秘与威严感。“阴风夜半刮面来,百万愁魂鞘中泣”则通过夜晚的场景,赋予宝刀以情感,展现了它在特定时刻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它见证或引发的无数故事与情感。“中原岁岁飞白羽,世人见刀皆不顾”反映了宝刀在现实中的遭遇,尽管它具有非凡的力量与价值,但在世俗眼中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为恩为怨知是谁,宝刀何罪逢君怒”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提出宝刀无罪,却因人的情感纠葛而遭受不公对待的问题。最后,“为君昼盛威与仪,为君夜伏魍与魑。水中有蛟贯其颐,山中有虎抉其皮。以杀止杀天下仁,宝刀所愿从圣人”表达了宝刀的理想与追求,即通过其力量维护正义,消除邪恶,实现和平与安宁。这不仅是对宝刀本身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向往。综上所述,《日本刀歌》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人性、社会、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陈恭尹

1900首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