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

)

寿
写景
咏物
春景
赞物
山水
写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通过“玉蟾”、“银蝶”、“鹤”、“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玉蟾一千年寿”,以“玉蟾”象征月亮,赋予其千年长寿的寓意,暗示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银蝶三百树花”,银色的蝴蝶围绕着三百棵树的花朵飞舞,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影夜深在鹤”,在深夜里,月光下鹤的影子清晰可见,鹤是高洁的象征,其影子的存在更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感。“此枝春后无鸦”,春天过后,树枝上不再有乌鸦停留,乌鸦通常被视为不祥之鸟,此处暗示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四季变换的美妙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