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疟
四
章
(
其
三
)
蒲
柳
生
池
塘
,
秋
风
致
憔
悴
。
弱
质
亦
自
珍
,
葆
惜
良
匪
易
。
关
河
千
里
驰
,
行
行
伤
羁
累
。
瘴
疠
久
隐
攻
,
得
缘
遂
恣
肆
。
始
信
调
护
艰
,
无
疾
难
预
恃
。
安
得
圭
匕
丹
,
除
氛
返
昭
粹
。
写景
病痛
情感
怀古
咏物
柳树
抒情
病中思虑
季节
秋天
养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病疟之苦,以自然界的植物与个人健康状态相类比,表达了对疾病难以控制的无奈和对健康恢复的渴望。首句“蒲柳生池塘,秋风致憔悴”以池塘边的蒲柳在秋风中凋零的形象,象征着病体的衰弱和病态的憔悴。蒲柳在这里代表了脆弱的生命,秋风则寓意着疾病的侵袭,使生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弱质亦自珍,葆惜良匪易”表达出即使在病痛中,个体依然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并非易事,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关河千里驰,行行伤羁累”运用比喻手法,将病痛比作行走在遥远关河中的艰难旅程,不仅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疲惫和束缚,强调了病痛对人的身心双重折磨。“瘴疠久隐攻,得缘遂恣肆”描述了病痛的长期困扰和肆虐,如同瘴疠之气隐藏在体内,一旦有机会便肆意蔓延,形象地表现了疾病对人的侵蚀和破坏。最后,“始信调护艰,无疾难预恃”点明了调养和护理疾病之难,没有疾病的人往往难以理解其痛苦,强调了预防不如治疗,治疗不如未病的思想。“安得圭匕丹,除氛返昭粹”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找到治愈疾病方法的渴望,希望得到一种神奇的药物(圭匕丹),能够清除体内的病气,恢复健康的光彩。这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以及对医学进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病痛对人的身心造成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健康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