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坐
有
得
径
藓
分
阴
到
蛎
墙
,
鸟
雏
立
竹
待
群
翔
。
困
心
家
事
抛
吟
事
,
涩
眼
云
光
夺
楮
光
。
荦
确
难
扪
生
石
意
,
沈
冥
可
住
即
天
乡
。
隔
门
城
堞
江
岚
满
,
下
有
寒
流
上
夕
阳
。
写景
自然景物
抒情
秋天景色
城市景象
山水田园
动物
情感表达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时所见所感的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首句“径藓分阴到蛎墙”,以苔藓在小径上蔓延,直至触碰到海蛎的墙壁,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连贯性。接着,“鸟雏立竹待群翔”一句,通过小鸟在竹子上等待同伴飞翔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困心家事抛吟事”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家庭琐事,专注于诗歌创作的心境。“涩眼云光夺楮光”则通过描述云彩遮蔽了纸张上的光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接下来的“荦确难扪生石意,沈冥可住即天乡”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难以触摸的石头比作难以理解的事物,而“沈冥可住即天乡”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心灵归宿的愿望。最后,“隔门城堞江岚满,下有寒流上夕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门外城墙被山岚笼罩,江水在下方缓缓流淌,夕阳映照在水面上,整个场景既宁静又富有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冬日归旧山
唐·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
促织
金·周昂
促织来何处,秋风暗与期。苦吟人不解,多恨尔如知。独枕难安夜,寒衣欲及时。凌晨揽清镜,一半巳成丝。
寄湖上黄教
宋·叶绍翁
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其二)
宋·陈必复
异政人能说,新吟客为传。一官清似水,万事信于天。养鹤分厨料,收书出俸钱。昼庭少公事,闭阁抱琴眠。
四时词
清·刘淑颐
云母空窗晓烟薄,池边雨过飘帷幕。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白莲池畔送.....
草堂杂兴
明·邹元标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得意举杯邀去鸟,会心束手伴游鱼。惺惺正属吾家事,未忍无成岁月虚。
寄沈大经
明·刘泰
吴山山下隐君家,静掩柴荆绝市哗。径小黑翻飞去燕,池香红点落来花。借书不受银瓶酒,待客惟烹石鼎茶。想得长斋依绣佛,白云窗户阅《楞伽》。
山中即事四首(其四)
明·吴琏
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