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雨
晴
天
心
倦
煦
妪
,
春
中
告
春
假
。
苔
阴
如
袷
衫
,
垂
垂
不
能
卸
。
空
色
先
晚
昏
,
凉
意
暂
秋
借
。
幺
禽
不
入
帘
,
啁
唽
柳
枝
下
。
泛
泛
东
南
风
,
瀜
瀜
与
烟
化
。
大
湖
青
已
萍
,
高
田
绿
将
稏
。
眼
前
春
梦
痕
,
彷
佛
画
屏
夜
。
阴
翳
资
蓄
潜
,
未
竟
就
凋
谢
。
须
知
萎
者
荣
,
心
根
有
凭
藉
。
冥
坐
辞
赏
娱
,
清
气
自
留
迓
。
仰
见
容
裔
云
,
愿
师
太
虚
暇
。
写景
春日
哲理
自然景物
风
自然景物
水
怀想
思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天心倦煦妪,春中告春假”描绘了春天的温暖逐渐消退,仿佛是大地对春日的依恋与告别。接着,“苔阴如袷衫,垂垂不能卸”运用比喻,将苔藓的阴影比作脱不下的夹克衫,生动地表现了春末时节的阴凉感。“空色先晚昏,凉意暂秋借”则通过色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晚霞的暗淡预示着夜晚的到来,而凉意仿佛是秋天提前的邀请。接下来,“幺禽不入帘,啁唽柳枝下”描绘了小鸟在柳树下轻声细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泛泛东南风,瀜瀜与烟化”描述了东南方向吹来的微风,与淡淡的烟雾交织在一起,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美。“大湖青已萍,高田绿将稏”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大湖上漂浮着青绿色的浮萍,高地上绿油油的稻田即将成熟。“眼前春梦痕,彷佛画屏夜”将眼前的景象比作梦境中的画卷,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跃然纸上。“阴翳资蓄潜,未竟就凋谢”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哲理,即使暂时的阴暗也孕育着新生。“须知萎者荣,心根有凭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使枯萎的事物也有其内在的生机与希望。最后,“冥坐辞赏娱,清气自留迓”表达了诗人静坐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内心的宁静。“仰见容裔云,愿师太虚暇”则寄托了诗人对宇宙广阔、时间永恒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宇宙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宿报恩寺水阁
唐·皮日休
寺锁双峰寂不开,幽人中夜独裴回。池文带月铺金簟,莲朵含风动玉杯。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可怜此际谁曾见,唯有支公尽看来。
庚子雪中十二律(其八)
元末明初·叶颙
云压溪桥失旧踪,出门迷路酒瓶空。江山未易分高下,玉石尤难别异同。梅粉光辉羞让月,柳绵轻薄喜当风。凭谁说与吴元济,鹅鸭池边夜未终。
建善即事三首(其三)
宋·刘安上
箨龙亭下知谁种,旋见新篁破绿苔。到此不知才几日,抽梢今已过墙来。
大窊口
清·姚恺
落日衔西岭,牛羊下云根。春山凝春霭,板舆来烟村。山花迷古路,垂柳暗林园。不见尘氛扰,但听水潺湲。车中睇群山,突兀苍龙奔。高出青汉表,远将沧海吞。崩崖豁欲断,潜伏但微痕。蓄.....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唐·邵谒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为文清益峻,为心直且安。芝兰未入用,馨香志独存。他门种桃李,犹能荫子孙。我.....
杂兴五首(其四)
元·陈肃
生长宛叶间,廓落不事家。结托刘文叔,调笑阴丽华。还沽舂陵酒,更赏河阳花。兴阑聊骋望,纷纷龙虎霞。
病起言怀
明·黄衷
一春长恨弄芳迟,南社萧条燕子知。忽雨倏风天亦戏,既闲犹病数何奇。杜陵衾枕元相假,剡曲舟航可更移。最是晚林幽事足,青蛙鸣上翠筠枝。
澹山岩
宋·李建中
常思羽衣人,宅此岩崖傍。□□通大道,玄关掩中黄。古朴宫殿□,偃亚松桂香。洞户漏夕月,木罅生□阳。叠齿上层巅,露井连曲房。断壁广横幕,矗石排吟□。蛰痕燕穴空,乳溜虬鳞张。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