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十
一
首
(
其
九
)
四
海
共
遵
灵
鹫
制
,
九
旬
禁
足
自
萧
然
。
饥
餐
渴
饮
随
缘
过
,
禅
道
是
非
扫
一
边
。
知
我
者
谓
我
深
锥
痛
劄
,
不
知
我
者
谓
我
吊
影
扬
鞭
。
毕
竟
如
何
,
月
中
丹
桂
和
根
拔
,
水
底
泥
牛
蓦
角
牵
。
禅意哲理
抒情励志
写心
赏析
这首宋朝时期的佛门偈颂,由释了演所作,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首句“四海共遵灵鹫制”暗示了佛法的普世遵循,如同灵鹫峰上的佛教圣地;“九旬禁足自萧然”描绘了僧人戒律生活中的寂静与自我约束。“饥餐渴饮随缘过”体现了禅宗的随顺自然,不执着于外在物质;“禅道是非扫一边”则表达了去除世俗观念,专注于内心修炼的态度。接下来两句“知我者谓我深锥痛劄,不知我者谓我吊影扬鞭”,通过对比,揭示了修行者的孤独与理解者的共鸣,以及对于误解的淡然。最后两句“月中丹桂和根拔,水底泥牛蓦角牵”运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丹桂比喻高洁的品质,连根拔起象征彻底的解脱;泥牛比喻凡夫俗子,蓦角牵则表示即使在困境中,修行者仍能坚持前行。整首诗以禅宗视角,展现了修行者的心境与追求,富有哲理与意境。
猜您喜欢
禅者王福省号觉庵余不知禅何以应福省聊据已见塞白然乎否哉太虚老僧千眼观音当一照我(其一)
明·庄昶
莽将觉悟了心传,坐透鸢鱼自在天。我亦鸢鱼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圆圆。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三)
宋·释正觉
灵云悟桃华,玄沙旁不肯。昭昭然此心分明,隐隐也放身未稳。放得稳,八两元来是半斤,钩头秤尾能平等。
偈颂并序(其二十八)
唐·居遁
顶相拟求终不见,应缘同谷不违方。此门别处无寻路,祇有休心更厮当。
證道歌(其一三一)
宋·释印肃
是以禅门了却心,心心心外别无心。如今只是旧时底,不换源机放旷吟。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七十五)
宋·释师范
面面相看,眼眼厮觑。衣外别传,有甚凭据。倒却门前刹竿著,凤栖不在梧桐树。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十)
宋·释宗杲
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
小师惠彰请赞
宋·释惟一
顾我游世间,如云在天上。任缘而去住,不作去住想。南北信所之,东西无定向。为人少方便,动便拦腮掌。恁地去离泥水底本师,如何却唤作环溪和尚。
偈
宋·释德洪
以字不成八不是,法身睡著无遮闭。衲僧对面不知名,百众人前呼不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