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姿
绿
写景
咏物
写花
冬天
抒情
赞美
月湖的
怀春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抒写了植物在春天中逐渐苏醒的情景。"雪霏冰结霜凝"一句,设定了冬去春来时节的过渡,"是谁透得春工意"则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的神秘感,这里的“春工”指的是春天赋予万物生机之力。"南枝向暖,江边岭上,独先众卉"具体描绘了某些植物在温暖的阳光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率先萌动的情形。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的敏锐与深刻。接下来的"闲态幽姿,绿窗红蒂,粉英金蕊"一连串精致的词汇,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外貌,更通过“闲”、“幽”等字眼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美感。"念冰肤秀骨,人间要见,除非是、真仙子"则在赞美之余,又带有一丝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真仙子”可能暗指那些能够欣赏到自然中细微之美的人,他们如同仙子般与世隔绝。"羌管且休横吹"一句,通过对音乐的停顿,传递了一种等待和期待。"待佳人、新妆初试"则是诗人的期待——期待那些能够欣赏到这份美好之人,他们或许是指那些有心人,或是指诗人自己。接下来的"鸾台晓鉴,人花相对,何须更比"一句,则是在赞叹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和谐的关系,无需更多的比较。这里的“鸾台”可能是虚构的地方,与仙境相呼应。最后,"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低风细"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温柔的氛围。"又岂知,渐结枝头翠玉,有和羹美"则是在赞美植物在春天中逐渐长成的姿态,将其比喻为“翠玉”,并且与“有和羹美”相呼应,这里的“和羹”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境界。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发又不失超凡脱俗的春日世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