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九
兄
郡
楼
有
宴
病
不
赴
十
二
层
楼
敞
画
檐
,
连
云
歌
尽
草
纤
纤
。
空
堂
病
怯
阶
前
月
,
燕
子
嗔
垂
一
竹
帘
。
写景
地点
情感
病痛
燕子
山水
译文
十二层高的楼阁,屋檐上画饰精美,仿佛直入云霄。
歌声在云端回荡,直到草叶都似乎在轻轻颤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而又带有一丝寂寞的意境。开篇“十二层楼敞画檐,连云歌尽草纤纤”两句,通过对高楼和远方山丘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傲情怀。"敞画檐"指的是楼上的屋檐开阔如画,而"连云歌尽草纤纤"则是说远方山丘的轮廓与歌声在空中交织,直到草木间细微的声音都能感受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景象。接下来的“空堂病怯阶前月,燕子嗔垂一竹帘”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静谧与孤寂。"空堂病怯阶前月"中的"空堂"暗示了一个无人或少有人光顾的地方,而"病怯"则透露了诗人的身体不适,或者是心境的不宁。"燕子嗔垂一竹帘"则是在描写一种细腻的情感——燕子似乎在抱怨着什么,它轻轻地拉下了一幅用竹制成的窗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病未能赴宴,独处时的寂寞与孤清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友人的邀请时,因自身状况未能赴约而产生的复杂心理。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