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山水
春天
动物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古迹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以莺鸟的鸣叫和树木的繁茂绿色与花卉的鲜艳红色交织,展现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绿映红”不仅形容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着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赞美。“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诗意中的宁静生活,水边的村庄和山脚下的城堡,以及飘扬的酒楼旗帜,都是江南春日里平凡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酒旗风”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人情味。“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提及了历史上南朝时期众多的佛教寺庙,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见证。数字“四百八十”的具体含义,或许超越了实际数量,更象征着无尽的历史深度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最后,“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通过对古老楼台在烟雨中的朦胧模糊描绘,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在这里,“楼台”不仅指实体建筑,更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和记忆,而“烟雨”则为这些历史遗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和古代文化遗产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传统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所引发的情感复杂性。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