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情
写花
春天
写景
抒情
离别
送别

译文

姿态轻盈的少女已满十三岁,正当豆蔻年华,如二月新芽初生。
在那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无论珠帘如何卷起,都不及她美丽的容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句,通过对女性美丽的形容和季节特征的刻画,传达了对远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娉娉袅袅”来形容女子的风姿,既柔和又不失灵动,而“豆蔻梢头二月初”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豆蔻即指水仙花,梢头则是船头,这里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一艘船上欣赏到这一幕。接着,“春风十里扬州路”展现了诗人对于扬州春天美丽风光的赞叹。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常提及的地方,它的春天更是有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美誉。而“卷上珠帘总不如”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无法重复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感慨。珠帘在这里象征着华丽的生活,而诗人认为即便是这样的奢华装饰,也比不了曾经那份纯粹的自然之美。总体而言,这几句话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难以重回的深切情感。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