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月
二
日
曲
巷
疏
篱
小
院
幽
,
荒
村
独
夜
竹
桐
秋
。
星
河
正
值
销
魂
地
,
鸿
雁
还
过
何
处
楼
。
卧
病
岂
堪
闻
木
叶
,
息
机
犹
自
着
羊
裘
。
碧
霄
万
里
风
云
气
,
起
凭
危
阑
歌
四
愁
。
写景秋
抒情
秋节
田园
秋日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首联“曲巷疏篱小院幽,荒村独夜竹桐秋”,以“曲巷”、“疏篱”、“小院”、“荒村”、“独夜”等词语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孤寂的环境,竹与桐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环境中,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颔联“星河正值销魂地,鸿雁还过何处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星河之下,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之中,而鸿雁的南飞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这里的“销魂地”不仅指自然景色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卧病岂堪闻木叶,息机犹自着羊裘”,诗人因病卧床,听到窗外落叶的声音,不禁心生哀愁。同时,他虽然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息机”),但仍然穿着羊裘,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尾联“碧霄万里风云气,起凭危阑歌四愁”,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广阔的天空,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借“四愁”(《楚辞》中屈原所作的《九章·惜诵》中的“四愁”)来表达自己的忧思,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入思考。
郑善夫
1064首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