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竿
写景
怀古
咏物
画鸡
思乡
怀旧
梦归
战争

赏析

这首诗《鹧鸪天二十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首句“花押分门御笔肥”,以“花押”这一古代文书上的签名或印章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御笔的丰腴与独特,暗示了权力的象征与个人风格的鲜明。接着,“竹竿勾勒粉霜微”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物,通过竹竿的勾勒与轻盈的粉霜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汴梁未破金兵远,不画军储只画鸡”两句,巧妙地将历史背景融入画面之中。汴梁作为北宋都城,曾是繁华之地,但此时却未遭金兵破坏,诗人选择不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选择了“画鸡”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以此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忧。“清醮罢,谏书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清醮”(祭祀仪式)的结束与“谏书”的减少,暗示了政治环境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浓梢墨尾势如飞”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仿佛墨迹在纸上飞舞,既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最后,“凄凉老向黄龙府,故国鸡声逐梦归”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面对“黄龙府”这一象征性的地点,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往昔生活的回忆。鸡声的鸣叫,不仅唤醒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怀旧之情。综上所述,《鹧鸪天二十二首(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苦水题壁
清·李銮宣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