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秋
胡
歌
诗
(
其
五
)
绝
智
弃
学
。
游
心
于
玄
默
。
绝
智
弃
学
。
游
心
于
玄
默
。
遇
过
而
悔
。
当
不
自
得
。
垂
钓
一
壑
。
所
乐
一
国
。
被
发
行
歌
。
和
气
四
塞
。
歌
以
言
之
。
游
心
于
玄
默
。
哲理
读书
惜时
情感
写景
抒情
赏析
此诗乃嵇康《代秋胡歌》之一,属魏晋时期之作品。诗中蕴含哲理,抒发超脱世俗智慧与学问的思想。“绝智弃学”,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智慧和学术的舍弃,追求更加深远的精神境界。“游心于玄默”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在宇宙的奥秘中自由漫游,不受世间喧嚣的干扰。“遇过而悔,当不自得”,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内疚,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后的平和心态。接着,“垂钓一壑,所乐一国”则描绘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景,他只需一个水壶即可自得其乐,如同拥有一个国家的满足感。“被发行歌”,是指诗人的内在情感通过歌声得到宣泄。“和气四塞,歌以言之”则表明这首歌曲充满了和谐的气息,用以表达诗人对于宇宙之道的理解与赞美。最后,“游心于玄默”,再次强调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对宇宙奥秘探索的主题。这一重复,增强了全诗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嵇康
47首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又有安徽省宿州市西一说)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