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影
摇
红
·
舟
中
重
九
前
岁
重
阳
,
潇
湘
望
断
长
安
月
。
去
年
愁
里
又
重
阳
,
泪
洒
么
弦
绝
。
今
更
重
阳
时
节
,
莽
天
涯
,
从
新
赋
别
。
日
高
天
远
,
万
里
孤
鸿
,
扁
舟
一
叶
。
笑
倒
渊
明
,
醉
来
那
管
言
辞
拙
。
菊
花
堆
出
万
黄
金
,
不
许
腰
轻
折
。
多
谢
登
高
远
蹑
,
怎
如
看
、
怒
涛
飞
雪
。
风
风
雨
雨
。
不
尽
长
江
,
大
声
呜
咽
。
节日
写景
秋节
抒情
离别
怀古
赏析
这首《烛影摇红·舟中重九》是清代词人周寿昌的作品,通过“重阳”这一传统节日,词人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思绪。词的开篇“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以“前岁”、“去年”、“今更”三个时间点串联起词人的回忆与现实,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旅程。潇湘与长安两地相隔,却在重阳节这特殊的时刻,引发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去的追忆。“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愁绪与情感的激荡。愁绪如同无法抑制的泪水,流淌在心间,难以自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词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脆弱,也体现了其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接下来,“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词人将自己置于新的重阳节背景之下,面对无尽的天涯,再次面对离别的主题。这一句不仅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孤鸿与扁舟,既是词人内心孤独与漂泊的象征,也是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这一场景的构建,使得词人的内心世界更加立体和丰富。“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词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言辞拙劣的情况下,也能以笑面对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寓意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词人以菊花的坚韧比喻自己的意志,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最后,“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不尽长江,大声呜咽。”词人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登高远眺,虽好,却不及观赏怒涛飞雪的震撼;风风雨雨,长江的呜咽,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深沉回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与宇宙的浩瀚。整首词以重阳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独到见解。
周寿昌
42首
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