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田园
咏物
抒情
赞美
写山
夏天
写风
怀古
情感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卷。首句“苔花满径绿云凉”,以“苔花”点明了环境的自然与生机,“满径”则展现了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绿色的云朵铺满了小路,给人一种清凉舒适之感。“绿云凉”三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绿苔在阳光下反射出的清凉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次句“嫩竹离离覆短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之美。嫩竹的生长,不仅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其“离离”之态,仿佛是自然界中最为生动的音符,轻盈地覆盖着短墙,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这里,竹子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院静昼长人不到”,将画面的静谧推向了高潮。白天的悠长与院落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似乎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无人打扰,只有大自然的声音与诗人的心灵对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空旷,更暗示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最后一句“一帘风袅一炉香”,以动衬静,通过微风轻拂窗帘和炉中香烟袅袅升起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雅致。微风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也带来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而炉中的香烟,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淡泊,每一句都充满了意境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