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一
百
四
十
一
首
(
其
一
三
八
)
五
五
二
十
五
,
六
六
三
十
六
。
纵
以
大
衍
数
,
终
是
数
不
足
。
数
得
足
,
无
不
足
,
碧
眼
黄
头
,
口
哑
舌
秃
。
哲理
写数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之一,它以数学概念为引子,寓言深刻。"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运用了简单的乘法,象征着世间事物的规律和秩序。然而,"纵以大衍数,终是数不足"暗示即使是最基本的数学原理,也无法穷尽宇宙的奥秘或满足人的欲望。"数得足,无不足"进一步表达了对欲望永无止境的揭示,即使物质上的丰富,心灵的满足感依然难以达到。最后两句"碧眼黄头,口哑舌秃"则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可能是对追求者疲惫、空虚状态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追求带来的结果——精神的枯竭。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数学游戏开篇,深入探讨了人生的虚无与追求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树中草
唐·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
宋·释守珣
无寒暑处洞山语,多少禅人迷处所。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
孙宾叟道人
宋·苏辙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峡山飞来寺
明·梁有誉
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佛影诸天近,空香下界同。悬峰吐日月,古壁淡烟虹。开凿元神造,飞栖叹鬼工。云屯山欲坠,潭静水恒空。势倚乾维外,形盘地轴东。觉花常捧露,忍草自含风。宝.....
柳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苍松翠柏得相于,堤上陌头自不如。绿柳何曾读家语,择交解与善人居。
即事
明·苏仲
景入朱明物候丰,杖藜扶我看花丛。暗窥黄雀依林蜢,啄破鹪鹩捲叶虫。萱草傍池花淹露,芰荷出水叶迎风。心闲便觉全无恙,况在乾坤浩荡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