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写景抒情
地点
秋天写景
情感表达
边塞情感
怀古抒情
哲理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缜在九江城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首句“朝度黄梅坂,暮宿九江城”简洁地勾勒出旅途的劳顿与奔波,暗示着诗人可能正为公事奔波。接着,“岁月坐成晚,王事未有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公务的繁重,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感此不能寐,起视秋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流露,他因感怀而难以入眠,起身望向明亮的秋月,这月光似乎给予了他某种思考与启示。接下来的“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万物各有时,而我宁无情”一句,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有序更替的感慨,反问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超脱于情感之外,显示出其深沉的哲学思考。随后,“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困境,江南地区经济压力重重,塞北边疆战事紧迫,这种对比凸显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所以举屯政,乱丝费经营”表明诗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即通过有效的屯政管理来应对纷乱的局面,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或能如刘晏,鞭算以求名”与“或艺如冉子,山泽有损盈”则是对历史上两位著名官员的引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治国理念与方法,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探讨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最后,“我拙百无益,下下每自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则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忧时念明主,寒江潮夜生”则收尾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夜晚江面潮水的联想,寓意深远,情感真挚。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佳作。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