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岩
夏
日
蕙
帐
萧
闲
掩
弊
庐
,
子
真
岩
石
坐
来
初
。
为
惊
野
鸟
巢
间
乳
,
懒
过
邻
僧
竹
里
居
。
新
溜
迸
凉
侵
静
语
,
晚
云
浮
润
上
残
书
。
何
烦
彊
捉
白
团
扇
,
一
柄
青
松
自
有
馀
。
写景抒情
夏天写景
田园写景
静物
赞美自然
写鸟
写山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西岩夏日》,描绘了夏日西岩山中的宁静与闲适生活。首句“蕙帐萧闲掩弊庐”,以清幽的蕙帐和简陋的居所,展现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次句“子真岩石坐来初”,借东汉隐士王烈(字子真)在岩石上静坐的形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心境的超脱。第三句“为惊野鸟巢间乳”,写诗人怕自己的举动惊扰了正在喂雏的野鸟,流露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第四句“懒过邻僧竹里居”,通过“懒”字,表现诗人不愿打扰邻居僧人的隐逸之情。第五句“新溜迸凉侵静语”,“新溜”指山泉,凉意透过泉水声侵入静谧的交谈,营造出清凉宜人的氛围。最后一句“何烦彊捉白团扇,一柄青松自有馀”,诗人表示无需强求人工的凉意,因为自然界的青松已经足够提供清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山居的静美画卷,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林逋
321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猜您喜欢
初夏江乡即事
清·陈柄德
煮茗宜新汲,栽瓜合旧畦。屋围深涨绿,门向小桥低。饶得三农趣,聊将万物齐。桔槔声寂寞,细雨鹁鸠啼。
六月七日大热及晓微雨
宋·刘攽
宿云晦城阙,晓雨生微凉。绿缛草木润,清虚尘土香。宇宙暂扫除,胸襟豁轩昂。忽如沉痾去,飘若凌风翔。适物能须几,执热每相望。永愧江上翁,终岁浮沧浪。
再和前韵
明·王绂
雨馀琼署不知炎,此夕多君逸兴添。灯下展书横一榻,酒边濡翰扫千缣。月惊栖鸟争喧树,风约流萤直到檐。我欲披襟同露坐,休将礼法待人严。
次曾元礼韵
宋·洪刍
卧龙山下阿兰若,漠漠烟城楚水西。肯共扶筇同散步,来寻负郭慰卑栖。曲肱睡稳门常掩,促膝谈深日已低。他日相过如卜昼,南窗就我共羹藜。
屏居
宋·释文珦
吾生本疏庸,不作尘间梦。屏居万山中,野性颇自纵。消摇鹰脱鞲,萧散马释鞚。天寒放麋入,春燠闻鸟哢。斸药时荷锄,灌圃晨抱瓮。薇生富采撷,橘熟断包贡。乔松已巢鹤,瘦竹待鸣凤。回.....
招隐
元末明初·张羽
徇名趍华阙,逐利居市廛。山林何所事,有道在丘园。结构依岩穴,绿萝荫门前。鹍鸡巢高栋,猿猴戏庭间。仰睇大壑阴,俯咏圣人篇。薇藿以充虚,裋褐聊御寒。场苗岂不美,白驹逝翩翩。鹿.....
石庄晤施汉章少府别后寄赠
清·张廷寿
清晨动征铎,初日蔽林坰。高树郁苍荫,幽泉流古馨。飞尘属广路,冠盖何亭亭。玉骢夹杨柳,振缨谒华庭。欢言既倾洽,逸气浮沧溟。玉堂满虚籁,石壁纷遗经。主人敬爱客,清尊陈绿醽。避.....
樵隐歌
明·黎贞
气相求兮声相同,君樵沙堤我圭峰。樵兮歌兮此山下,壮年不觉成老翁。仰观云汉搔白首,长啸林壑生清风。山花为作锦绣室,冰帘为挂琉璃宫。鸟啼三弄昆山笛,蝉噪一曲峄阳桐。吾知其乐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