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铁
尖
山
得
怪
石
欣
喜
过
望
率
成
五
古
选
花
欲
其
美
,
选
石
欲
其
丑
。
平
生
蓄
此
念
,
郁
郁
十
年
久
。
东
向
泰
山
奔
,
西
入
华
山
走
。
到
处
必
搜
寻
,
当
意
一
无
有
。
何
图
失
意
间
,
奇
礓
忽
入
手
。
权
作
石
友
看
,
摩
挲
日
八
九
。
人
怪
嗜
好
偏
,
冁
然
开
笑
口
。
胡
不
类
而
类
,
胡
非
偶
而
偶
。
唤
我
作
米
颠
,
我
亦
公
然
受
。
石
若
再
能
言
,
谓
我
为
颠
否
。
写山
咏物
抒情
赞美
怀古
情感
摩挲
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石头的独特喜好与情感投射。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选花”与“选石”的不同标准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石头的特殊偏好。通过“东向泰山奔,西入华山走”这样的夸张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石头的执着追求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到处必搜寻,当意一无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石头的渴望与寻找过程中的艰难与挫折感。然而,转折点出现在“何图失意间,奇礓忽入手”,意外获得了一块奇特的石头,让诗人欣喜若狂。诗人将这块石头视为“石友”,每日摩挲,享受着与之相伴的时光,体现了对石头深厚的情感寄托。面对他人的不解与嘲笑,“人怪嗜好偏,冁然开笑口”,诗人并未因此动摇,反而以豁达的态度回应,自嘲似地被称呼为“米颠”,并欣然接受。这一段展现了诗人对自身独特爱好的坚持与幽默风趣的一面。最后,“石若再能言,谓我为颠否”,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石头之间可能存在的沟通与理解,进一步深化了人与物之间情感交融的主题。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石头的热爱,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表达,即在平凡中发现美,在追求中体验快乐,以及在外界评价面前保持自我坚持的精神。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