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寺
门
联
禅
门
无
住
始
为
禅
,
但
十
方
国
土
庄
严
,
何
处
非
祗
园
精
舍
;
度
世
有
缘
皆
可
度
,
果
一
念
人
心
回
向
,
此
间
即
慧
海
慈
航
。
哲理
对联
宗教
赏析
这副佛寺门联,以深邃的哲理与温婉的文辞,展现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上联“禅门无住始为禅”点明了禅宗的精髓在于无住,即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存在,真正的禅修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觉醒。下联“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祗园精舍”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对宇宙万物的普遍观照,无论身处何地,皆可视为修行的道场,体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包容性。接着,“度世有缘皆可度”表达了佛教的慈悲心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机缘,只要引导得当,皆可超脱轮回,达到解脱。最后,“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强调了内心的转变对于修行的重要性,一个简单的念头转向善,即可开启智慧的海洋和慈悲的道路,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善念都能引领我们走向觉悟与慈悲的彼岸。整体而言,这副门联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佛教教义,也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宇宙和谐的精神境界。
猜您喜欢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十六观经颂·上品上生观第十四
宋·释遵式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清心镜·戒捏怪
元·马钰
做风狂,脱家累。脱了家缘,要清心地。休捏怪、诈做好人,莫谩神唬鬼。寒与暑,须当避。志道休耻,恶衣恶食。遵国法、莫犯天条,称修仙活计。
听《华严》诗
唐·武则天
法席开广方,缁徒满胜筵。圣众随云集,天华照日鲜。座分千叶华,香引六铢烟。钟声闻有顶,梵响韵无边。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唯心明八会,涤虑体三禅。既悟无生灭,常欣佛现前。
祗奉天书六首·升降用《灵文》
宋·郊庙朝会歌辞
旻穹无声,惟德是辅。降监锡符,垂文篆素。孝瑞纪封,英声载路。既寿而昌,笃天之祜。
试陈瞻墨十绝(其七)
宋·李之仪
万口弥陀未饭前,西方境界每依然。何须更学王文度,那处元非极乐天。
步虚词
宋·翁卷
玄根布灵叶,妙化无常人。结兹清阳气,挺我空洞神。炼度得长生,列籍齐众真。登宾玉皇家,执侍罗星嫔。欻往宴十洲,飞客成相亲。茫茫尘中区,荒秽何足邻。
弥陀赞
宋·黄庭坚
弥陀愿满众生界,众生界是本来心。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暂时敛念门户开,处处文殊入普贤。亲见本身无量寿,情与无情成正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