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赞美
边塞
励志

译文

圆形的池塘如同一面镜子般的水面
轻盈的笔墨在烟雾中晕染出美丽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名为《咏砚》,出自隋末唐初著名文学家杨师道之手。诗中通过对砚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坚定意志的赞美。“圆池类璧水”一句,以砚石中的清澈泉水比喻心灵的纯净和深沉,如同圆润的玉璧一般。这里,“圆池”指的是砚面上雕刻成的水波纹理,形似小型的水塘。而“类璧水”则强调了水质的清澈如玉,既描绘出了砚石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清明。“轻翰染烟华”一句,则以诗人的笔触(轻翰)轻拂砚面而引出墨香(烟华),暗示了诗人在创作时那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艺术态度。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文学的高洁追求和深厚功底。“将军欲定远”一句,借用军事术语中的“将军”,指代那些有抱负、志向远大的英雄人物。这里,“定远”则是指他们想要稳固并实现自己宏伟目标的愿望。最后,“见弃不应赊”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轻视和抛弃才华的人或事物的批评态度。“见弃”意味着明显地看出他人的过失,而“不应赊”则是指不应该有任何迁就和姑息。总体来说,这首《咏砚》通过对砚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坚定意志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那些不识才华、轻视人才的行为。

杨师道

23首
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