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马
宝
马
权
奇
出
未
央
,
雕
鞍
照
曜
紫
金
装
。
春
草
初
生
驰
上
苑
,
秋
风
欲
动
戏
长
杨
。
鸣
珂
屡
度
章
台
侧
,
细
蹀
经
向
濯
龙
傍
。
徒
令
汉
将
连
年
去
,
宛
城
今
已
献
名
王
。
咏物
写景
写动物
边塞
赞美
怀古
译文
那匹宝马雄奇地从未央宫中走出,装饰着华丽的雕鞍和紫色的金饰。
春天草木初生时它在皇家园林奔驰,秋天风起时又在长杨宫嬉戏。
它的铃声常常在章台边回荡,轻盈地走过濯龙池畔。
可惜汉朝将领常年征战离去,如今宛城已向敌方献出了王的尊号。
赏析
诗人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宝马非凡的气质和高贵的身份。"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中的“宝马”指的是珍贵而强健的良马,"权奇"表明其不同寻常,"未央"则是京城长安之意,这里暗示这匹马来自帝都。"雕鞍照曜紫金装"描绘了马匹精美的鞍辔和紫金制成的华丽装饰,彰显其尊贵。接着,“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通过季节的变化来展示这匹宝马在不同时间里都能尽情奔跑。"春草初生"是春天新鲜草绿的景象,而“驰上苑”则表明马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奔跑,充分享受自然之美。"秋风欲动"预示着秋风即将起,"戏长杨"则形容马儿轻盈地跳跃在如同长杨树梢一般的高空。“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中的“鸣珂”指的是马身上挂着的金属装饰,这些装饰随着马的奔跑而发出响声。"屡度章台侧"则表明这匹马常在皇宫之旁的章台一带行走,显示了它的尊贵身份。“细蹀经向濯龙傍”中,“细蹀”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轻柔而有节奏,而“经向濯龙傍”则是说马儿在濯龙池边缓步。最后,“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表达了诗人对这匹宝马的赞美与怀念。"徒令汉将连年去"可能是在叙述一段历史或传说中的情节,而“宛城今已献名王”则意味着曾经辉煌的宛城如今已经将其最宝贵的财富——这匹名马献给了新的君主。整首诗通过对宝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情怀与时代背景。
杨师道
23首
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