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乡
子
昨
夜
雨
新
收
。
晓
来
庭
户
绿
阴
稠
。
燕
子
不
归
帘
半
卷
,
回
头
。
单
衣
罢
试
冷
香
篝
。
独
自
上
危
楼
。
风
卷
杨
花
乱
滚
愁
。
借
问
东
君
何
处
也
,
凝
眸
。
落
红
争
逐
水
东
流
。
写景
季节写景
夏
情感
抒情
自然现象
风
落花
鸟的
春天的景物
赏析
这首《南乡子》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后的景象,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时的内心感受。开篇“昨夜雨新收。晓来庭户绿阴稠。”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宁静与生机,绿意盎然的庭院中,绿荫密布,透露出勃勃的生机。接着,“燕子不归帘半卷,回头。”通过燕子未归的细节,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单衣罢试冷香篝。”则进一步渲染了初夏微凉的气息,冷香篝的使用,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感。下半阙“独自上危楼。风卷杨花乱滚愁。”将视角转向高处,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面对着随风飘散的杨花,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一句,诗人似乎在询问春天的使者——东君(古代指春神)如今身在何方,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落红争逐水东流。”最后以落花追逐流水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流转不息的自然规律。整体而言,这首《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猜您喜欢
中川长望诗
南北朝·王僧孺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宁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石庐
元·陈樵
风磴盘空冷逼人,林居穴处古遗民。砂飞满地犹如燕,草绿知天不爱春。河汉带星临石上,广寒无月庇花身。只愁急雨随风度,结屋半间留白云。
治平丙午仲冬中浣游释迦寺登环翠阁
宋·章岘
吏局区区得暇难,倚崖高阁暂登攀。群峰半出重林外,小艇横浮一水间。霜叶信风随鸟逝,晚云沉石伴僧闲。夕阳欲下犹回恋,更鼓清琴数弄还。
松架敝以新枝易之
宋·李纲
日曛雨濯半飘零,旋采虬枝荫广庭。风动细香还泛泛,露滋新叶更青青。虽惭剪伐劳斤斧,犹胜烧燃竞爝萤。凉夜苍龙尚吟啸,坐看明月入重扃。
卜算子
宋·张孝祥
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
北行舟中作
清·杨昌光
谁云白俗与元轻,阵马风墙笔底横。万里云烟归客梦,一天雷雨挟江声。落花有憾眠寒蝶,杨柳无心坐晓莺。指点片帆相接处,征途多少别离情。
坐宏济石壁下及暮而去
清·曹寅
我有千里游,爱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与,天风鼓空碧。露坐闻遥钟,冥心寄飞翮。
秋日有怀二首(其一)
明·张野
云散长天见晚霞,江涛千顷漾晴沙。西风门巷飘桐叶,疏雨园篱落豆花。笛韵已残渔罢钓,砧声初起客思家。旧交契阔稀相见,闲倚西楼数去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