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写景
爱情
节日
催妆
写鸟
乌鹊
闺怨
抒情

赏析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菩萨蛮·其五》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温馨的画面。首句“丹枫叶叶迎春小”,以红枫叶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机盎然。接下来,“锦茵开处香鸾绕”描绘了华丽的场景,锦茵铺展,香气缭绕,如同凤凰围绕,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雅致的氛围。“银扇隔雕栊,灯花百子红”进一步细致描绘室内景象,银扇轻摇,隔着雕花窗户,映照出明亮的灯光,灯花繁多如百子,色彩鲜艳,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檐前乌鹊曙”转而写到室外,乌鹊在屋檐下报晓,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最后一句“休遣催妆去”,表达了对新娘子的温柔劝慰,希望不要因为催促而打断她的梳妆打扮,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末尾“赋得夜来珠,昭容揽镜馀”巧妙地借用了“赋得”这一古代文人游戏,将夜晚的珍珠比喻为新娘子的美丽,昭容即女子,她正在镜前整理仪容,留下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娇美与静谧,以及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毛奇龄

401首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