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
怀
节日
写景
写酒
春天写景
夜景
都市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苏州元宵节的盛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欢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歌舞升平、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场景,通过“吴门”、“琼筵”、“绣陌”、“铜街”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提到的“千金夕”,即元宵佳节,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聚在一起赏灯、猜谜、吃汤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诗中的“条风吹凤野”、“新暖解鲛冰”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夜微风拂过田野,温暖融化冬日冰霜的景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绣陌香尘匝,铜街瑞气凝”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绣陌上香气弥漫,铜街上祥云缭绕,展现出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接着,“楼台甲第敞,裘马少年矜”描绘了富丽堂皇的府邸和衣着华丽的年轻人,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贵族的奢华生活。诗中还提到了“赵李皆连戚,金张各引朋”,暗示了贵族间的社交活动,以及“春思方浩荡,逸兴寄冯陵”,表达了人们在春意盎然中释放情感,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心境。“共庆瑶天爽,同欣玉烛登”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愿,而“蚖脂明绛蜡,豹髓隔红缯”、“鳌山浮陆海,星彩避华镫”等句,则通过丰富的比喻,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璀璨夺目的壮观景象。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猜您喜欢

元宵宴康砺峰太史宅次韵
明·骆文盛
东风池馆雪消迟,雪色灯光映酒时。夜半醉归河上路,马头明月正相宜。
浣溪沙(其一)
唐·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风流子·南徐春暮程昆崙别驾招饮南郊外园亭同方尔止孙豹人谈长益邹程村何雍南程千一赋
清·陈维崧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名园行乐处,追欢笑,何限.....
己亥元旦早起坐候司晨邻鸡皆烹无一鸣者
明末清初·彭孙贻
远钟高枕起徘徊,无复鸡人彻曙催。夜色未分河鼓直,晓寒将歇水仙开。不烦典谒通怀刺,尚有馀灯照举杯。写尽吟笺窗未白,烛花频坠兽垆灰。
蝶恋花·丁卯上元。用东坡密州上元原调并韵。东坡此词不胜今昔之感,予之所感,重足哀者
清末近现代初·魏元戴
宝炬华灯城不夜。手板天街,不用严安画。光满银蟾香散麝。骄嘶倦控深宵马。旧事蓬莱如梦也。收泣新亭,中酒逃莲社。袖手祈年灯影下。东风拂面来平野。
人日夜抵樊城
清·莫友芝
羊叔祠前见月升,樊侯城里乱春镫。隔江箫鼓鸣相属,来水鱼龙变几层。长驿两头侵夜分,疲舆一觉下山棱。那知今日为人日,官渡昏昏唤不应。
鹊桥仙(其三)端阳前一夕饮顾向中园
清·佟世南
蜀葵似锦,海榴如火,风拂小亭无暑。菖蒲绿映酒杯红,早知是、明朝重午。新题相和,良朋快聚,莫问天边晴雨。客中有酒可销愁,且随分、钗符艾虎。
玉漏迟·通宵
明·高濂
夜来人醉也,今宵灯月,恍然畴昔。云洗天空,三匝灯金月璧。香飘越女吴姬,弄春声、秦箫楚笛。闹穰穰、玉宇尘飞,瑶阶人集。更忘眠怜夜饮,醉月影西沉,漏声残滴。月色灯辉,百岁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