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抒情
夏景
微雨
疏林
屋角斜阳
丹青妙理

赏析

沈梧的《题画二十四首(其二十二)》以丹青之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丹青妙理似传真”,赞颂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仿佛将自然界的真谛融入笔墨之中,使得画面栩栩如生,充满灵性。“烟水云岚动有神”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烟雾缭绕的水面与飘渺的云层,都赋予了生命般的动感,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屋角斜阳微雨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屋角,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共存。最后,“疏林散步更何人”则引人深思。在这片稀疏的树林中,似乎只有诗人独自漫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享之情,也暗含了对世事繁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又蕴含了对自然、人生深刻的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与齐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饮祖家园水亭以心远地自偏为韵
清·李澄中
京洛多缁尘,一水忽无地。云构俯澄澜,助我濠濮意。微风散沦漪,修鳞跃荷芰。安得木兰舟,陶然成独醉。倚槛望西山,夕阳落空翠。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
勾溪暮归
明·陈鉴(用明)
净漱沧浪坐晚凉,浩歌篷底又斜阳。贫能到骨心方逸,懒得成痴事尽忘。梦里风烟诗帙乱,手中湖海钓丝长。东风吹入勾溪棹,碧草清波十里香。
庚子四月二十三日登东津城楼即事二首(其二)
明·李德丰
铃铎重城上,斜阳已闭门。艰难逢使节,骚屑动烦冤。潮汹通津没,风传暮柝繁。饱看今日事,沧海幸无喧。
江行
明·郭辅畿
寺磬帆间落,鱼炊浦上通。夕阳山骨外,长路鸟声中。草意随波绿,花情傍晚红。石泉清可掬,先饮有青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