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夫
人
挽
诗
在
室
从
名
父
,
宜
家
配
大
贤
。
上
公
调
玉
铉
,
中
道
失
云
軿
。
一
品
夫
人
贵
,
千
秋
列
女
传
。
貂
蝉
今
合
窆
,
恰
值
白
鸡
年
。
悼亡
赞美
写人
咏物
节令
白鸡年
情感
闺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为纪念卢夫人而作的挽诗。在古典文学中,挽诗是一种形式,上承唐宋时期的悼亡诗风,下启元明两代的挽联之制。挽诗通常用于哀悼逝者,抒发哀思,颂扬逝者的德行与贤能。首句“在室从名父,宜家配大贤”表达了对卢夫人的尊崇和她家族的荣耀。这里的“名父”指的是卢夫人之父,他在当时享有盛名,而“宜家配大贤”则是说卢夫人出自一个德高望重的家庭,并且配得上这样的家庭。接下来的“上公调玉铉,中道失云軿”通过对比古代车马之饰的精美与现实中的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哀思。这里的“上公”指的是古代的高官贵族,他们的车马装饰得十分华丽,但卢夫人却在中途去世,如同失去了那云中所驾之美好。“一品夫人贵,千秋列女传”则直接赞颂卢夫人的尊贵与永恒的名望。她被封为一品夫人,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而她的贤德将会流传千秋,成为后世女子的楷模。最后,“貂蝉今合窆,恰值白鸡年”则是说卢夫人的逝去,如同珍贵的貂皮和蝉翼被埋入地下。这里的“白鸡年”指的是当时的纪年方式,或许暗示了某种凶兆,但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卢夫人不幸早逝的哀伤。总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卢夫人的赞颂和对她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以及对逝者德行与贤能的高度评价。
王炎
821首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浣溪沙(其二)闺情
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孤鸾
明·林章
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
拙吟一首奉寄叔固贤表
明·谢孟安
忆昨与君别,春风三月时。感君不我弃,祖饯当路歧。斗酒不成欢,挥手重致词。别来今几月,两地遥相思。人生贵知己,爱我其有谁。惟君颇同调,缔交无所疑。君如云间鹤,饮啄思天池。天.....
蝶恋花·咏簟
明末清初·沈谦
树咽疏蝉嫌昼永。自展琅玕,寂寞何人共。睡起懒将眉黛纵。汗轻微印香肌莹○玉枕频欹衾怕拥。不肯梳妆,垂泪思残梦。帘幕无风波细涌。荧荧湮得湘痕重。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其一)
唐·王维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