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思乡之情
忧愁伤感
行役别离
秋天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奔波,遭遇风雨的凄凉情景。"木末云屯飞雨暗"一句,以浓郁的墨彩勾勒出阴霾密布、雨意盈盈的天气,给人一种压抑感。紧接着"柳梢水到小溪深"则是借由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幽静与水乡特有的深邃。诗人的心境随着景物的转换而渐渐流露,"身随王事有行役"表明了诗人因公务在外奔波,身不由己。"家在江南无信音"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家庭的思念之深。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仍旧能够找到精神寄托的地方:"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这里的“林泉”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自然之美,而“轩冕”则代表了世俗的繁华与束缚。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即使身处困顿,也不必过于关注那些荣华富贵,只需找到心灵的宁静所在。最后两句"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希望能够早日洗净尘埃,返回家乡,而“青鬓”指的是年轻时期的头发,此处却被愁思所侵蚀,显现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无尽渴望和内心深处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描绘了一幅诗人行旅途中的凄美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王炎

821首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猜您喜欢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秋日怀李仁卿
元·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题林君惟华秋江独钓图和李君唐英韵
明·黄仲昭
托迹沧浪识者稀,海鸥汀鹭日相依。投竿一笑寒云暝,世事无心任落晖。
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二)
清·孙廷璋
客路艰难始见真,满阶见露但伤神。庾郎栖托同鹪羽,苏季音书仗雁宾。潦倒功名成气短,飘零骨肉为家贫。秋烟西望三秦树,应共惭为负米身。
水调歌头(其二)次袁仲机韵
宋·朱熹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
秋咏十二首(其二)
清·洪繻
独自出门去,忽忽不知处。恍若得所思,旋觉无所与。鱼鸟起寸心,天渊入吾虑。举头得所爱,青山露林櫖。斜照含西峰,夕色误朝曙。胸次忽澹然,斯意谁与语!
蠡泽旅怀
唐·林滋
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
宋·苏舜元
白石太古水,苍厓六月冰。昏明咫尺变,身世逗留增。桥与飞霞乱,人间独鸟升。风泉冷相搏,楼阁暮逾澄。反覆青冥上,跻攀赤日棱。呗音充别壑,塔影吊寒藤。仙掌挂太一,佛坛依古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