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别
送别
抒情
写景
山水
情感
友情
秋节
写山

赏析

这首宋词《月中桂·送杜仲微赴阙》是赵彦端所作,以月夜景色和离别之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杜仲微即将远赴京城的深深惜别之意。"露醑无情"描绘了离别时的凄清氛围,"送长歌未终,已醉离别"写出送别的深情与不舍。接下来,诗人将离别之感融入到"暮雨酿凉润"的意象中,希望以佳酿留住友人。"好山侵座碧"写出了宴席上青山环绕的美景,与昨夜的疏星淡月形成对比,增添了离别的诗意。"君欲翩然去"表达出杜仲微即将启程的轻盈身影,"人间底许,员峤问帆席"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未知旅程的关切和对未来的遥想。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债酒病非畴昔"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岁月,而今只剩下孤独。"风流雨散"象征着友情的分散,"能禁头白"则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无奈。最后,诗人恳求友人带上他的祝福,"荐碧藕、轻丝细雪",寓意纯洁与清凉,希望这份友谊能在江南的水云秋色中延续。整首词情感真挚,借景抒情,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赵彦端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赵彦端

181首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