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民生
桂花
田园
励志
饱食

赏析

这段文字摘自宋代诗人苏泂的《遣心四首(其四)》。从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未来粮食收成的乐观态度。“租田已旱仍遭水”,这里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是指干旱后又遇到洪水,这在农业社会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着人们的生计。不过诗人并没有沉浸于灾难之中,而是转而展望未来,“饱饭明年岁月长”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和对未来的希望。“未见桂花先一笑”,这里的“桂花”通常指的是秋天的金黄色果实,诗人还没看到桂花,但已经预感到收成的喜悦而露出了笑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满山金粟拟为粮”,“金粟”指的是成熟后的谷物,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满山遍野金黄色粮食的景象,诗人将这美好的景象视作未来的粮食储备。这里“拟为粮”表达了对丰收后能够积累足够粮食的愿望。总体而言,这几句话展示了一种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坚强与乐观,以及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未来的憧憬。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