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使
?
?
?
?
寿
西
怀古
记事
怀情
感叹时光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锡溥的《承天寺西夏断碑歌》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承天寺西夏断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文化兴衰的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宋太祖赵匡胤削藩平叛的功绩,接着描述了西夏政权的兴衰,以及夏州保忠家族的归附与叛乱。诗人指出,尽管西夏一度强大,但最终未能长久,连同承天寺的遗迹也逐渐荒废。诗中提到的“九经”、“科目建”等,反映了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提升社会风气。然而,诗人批评了当时对叛逆者的宽容和对儒家经典的忽视,认为这导致了文化的退步和道德的败坏。他还感叹碑文的磨损和遗忘,以及历史记载的缺失,表达出对知识传承的忧虑。最后,诗人借碑文残缺,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和历史的无情,同时批评了当朝的谀佞之风,并以南宋南渡后的国势衰微作为对比。他认为,真正的强国之道在于教化而非武力,而碑文的断折象征着历史的断裂和文化的凋零。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西夏断碑的描绘,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兴衰,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周锡溥

4首
乾隆四十年进士。授宁朔知县。县故治宁夏府,有旗兵驻防,科敛繁重,锡溥为缓征徭。摄水利同知,调武威县。有《安愚斋文集》、《诗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宋·陈宓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申阳感事
清·沈棻
荒城已分一枝安,何意还驱征马看。本是盛朝新制节,犹传宪府旧旌干。停杯客里知谁问,行路人间觉更难。多少巢由车下拜,青衫几湿不堪弹。
百字令·除夕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催人莲漏算销魂,第一天涯良夜。烛灺香销帘半卷,梅影又横窗也。爆竹声喧,珠幡影烂,春近闲亭榭。酒边人醉,可堪丝鬓盈把。回省过翼流光,百年心事,齐赴寒灯下。蠹损尘昏书暗叠,莫.....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
唐·王贞白
太阳虽不照,梁栋每重阴。白发未逢媒,对景且裴回。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我几时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