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殿
悼亡
写景
怀古
抒情
咏物
写山
秋天
怀旧
情景交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陵祀的庄严场景与深沉情感。首联“寝殿春开祀礼成,青林列炬散公卿”以春日里寝殿的祭祀仪式为背景,青翠的树林中排列着火炬,象征着仪式的庄重与肃穆,同时暗示祭典后官员们的离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啼猿不尽垂胡恨,班马惟闻隔涧声”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啼猿的哀鸣似乎诉说着未尽的遗憾和悲痛,而远处班马的蹄声则在山谷间回响,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某种无法言说的遗憾的深刻感受。颈联“陶器应当流水设,野田还想历山耕”转而探讨了生活与自然的关系。陶器与流水、野田与历山的对比,既展现了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隐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这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尾联“泰陵又长新松柏,洒泪苍崖夕照明”将视角转向泰陵,新长的松柏不仅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也寄托了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夕阳的余晖洒在苍茫的崖壁上,增添了几分悲壮与沉思的色彩,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陵祀的庄严与哀思,以及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