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溪
行
越
来
溪
,
公
莫
渡
。
行
人
隔
水
呼
唤
频
,
舟
子
掉
头
不
肯
顾
。
波
平
如
掌
帆
不
前
,
碧
湖
澄
静
生
寒
烟
。
县
官
封
船
供
应
急
,
经
今
一
月
还
复
然
。
公
家
用
物
有
定
数
,
民
间
那
得
知
其
故
。
日
日
官
船
进
女
城
,
依
然
船
数
不
加
盈
。
昨
闻
大
师
至
,
已
泊
南
濠
隈
。
太
守
亲
自
出
,
平
明
骑
马
来
。
官
来
犹
自
可
,
兵
来
烈
如
火
。
弓
刀
装
小
舠
,
人
马
乘
大
舸
。
越
来
溪
,
公
莫
渡
。
捉
船
未
已
还
捉
人
,
劝
君
漫
出
城
西
路
。
边塞
写水
官民关系
情感
劝诫
赏析
这首清代彭孙遹的《越溪行》描绘了一幅紧张而矛盾的画面。诗人以溪边的警告开始,"公莫渡",暗示了溪流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官方的禁令。行人与舟子之间的互动揭示了官府的急切需求和民众的困惑,"呼唤频"与"不肯顾"形成对比,表现出民间对官府行为的不满。接下来,诗人通过"波平如掌帆不前"和"碧湖澄静生寒烟"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压抑的气氛,暗示官船频繁使用导致的资源枯竭。他指出官府物资分配的不公,"公家用物有定数,民间那得知其故",揭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诗中提到的"大师至"和"太守亲自出"表明了上级官员的到来,然而这并未改变官船频繁进入的现状,"船数不加盈"揭示了官府的贪婪。最后,诗人警告民众"捉船未已还捉人",预示着可能的暴力和恐慌,劝告人们避开城西的危险。整体来看,《越溪行》以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清代社会官民关系的紧张和不公,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和社会批判性。
彭孙遹
236首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