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庾
中
庶
肩
吾
周
处
士
弘
让
游
明
庆
寺
诗
鹫
岭
三
层
塔
,
庵
园
一
讲
堂
。
驯
乌
逐
饭
磬
,
狎
兽
绕
禅
床
。
擿
菊
山
无
酒
,
燃
松
夜
有
香
。
幸
得
同
高
胜
,
于
此
莹
心
王
。
写景
地点
咏物
抒情
情感
友情
赞颂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庆寺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首句“鹫岭三层塔”以高耸的佛塔象征着佛教的崇高与庄严,暗示了寺庙的神圣地位。接着“庵园一讲堂”则点出了寺庙内教育与修行并重的特点。“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床。”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内的和谐氛围,乌鸦在僧侣敲响的饭钟声中觅食,野兽围绕着禅床悠闲漫步,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擿菊山无酒,燃松夜有香。”这里的“擿菊”可能是指采摘菊花,而“山无酒”则可能是诗人对山中清静生活的向往,与“燃松夜有香”形成对比,强调了夜晚寺庙内特有的香气,可能是松木燃烧后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意境。最后,“幸得同高胜,于此莹心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体验这种高雅、清净生活的庆幸与感激,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这样的体验,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庆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和谐、清净与心灵净化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沈炯
19首
或作初明。沈瑀孙,沈续子。少有文名。仕梁,为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陷建康,景将宋子仙欲委以书记,坚辞,几被杀。后入王僧辩幕府,羽檄军书,皆出其手。西魏陷荆州,被虏。以母在南,上表陈情,获归淮南。陈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骑常侍,预谋军国大政。文帝又重其才,会寇乱,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谥恭子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