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写景
抒情
写心志
写秋之乐
地方
住宅
园林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何隐君小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移家营别墅”点出主人公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行动,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厌倦或寻求精神寄托。接下来的“□径竹扉开”描绘了小路通向竹编门扉,环境清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与喜好。“泉满疏渠放,花多借地栽”两句,通过泉水潺潺流过稀疏的水渠,以及繁花盛开借助土地的宽广来展现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墙壁上挂着农具,窗户外可见江面的帆影,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虽居乡野,但并未完全脱离世俗,仍有对远方和生活的期待。最后两句“自恋居幽乐,谁言是弃材”,诗人表达出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暗示自己并非被社会遗忘的无用之才,而是享受着这份远离喧嚣的宁静与快乐。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富有哲理。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舟中杂纪十首(其十)
元末明初·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春暮游西郊过钓鱼台遂至赵氏庄居留饮
明·赵宽
紫陌联镳不动尘,天将一雨助游人。西溪看竹门空掩,北苑寻花酒更新。案牍偷閒聊一日,园林成越已三春。吾侪会合应非偶,莫遣樊笼系此身。
满庭芳·题荔村草堂图
清·谈印梅
鹿◇幽居,龙瞑妙笔,苍然画里人家。溪山幽折,水木自清华。况有千头荔枝,粒粒实、结似丹砂。柴扉外,紫云深护,不数赤诚霞。比邻同小隐,荆篱枳圃,略带桑麻。记香分三百,风味偏佳.....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王闿运
驻马官桥侧,邮程数再经。河流荡日白,山色背天青。晚麦疲民种,荒田积水腥。应怜风土变,休喜似湘酃。
驻跸静寄山庄侍皇太后游览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较围回塞上,取道驻田盘。奉养多方谨,承欢千里安。山庄临静寄,秘殿足遐观。扶辇邀慈豫,称觞对寿峦。窗开峰罨翠,阶绕瀑淙寒。丰岁馀清暇,吾心此暂宽。
东皋看梅
清·顾峵
入门一片白,放眼及兹辰。艳雪飞深树,香风吹比邻。林栖处士鹤,园灌洞庭人。预拟新亭落,红栏靠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