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
夜
一
声
远
笛
数
声
砧
,
月
满
江
城
夜
正
深
。
坐
据
胡
床
爱
凉
思
,
空
阶
移
尽
桂
花
阴
。
写景抒情
秋夜写景
月光写景
桂花意象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凉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秋意的画面。首句“一声远笛数声砧”,以远处的笛声和近处的捣衣声交织,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远方的乡愁。接着,“月满江城夜正深”进一步渲染了月光洒满江城的景象,夜晚已深沉,月色如水,显得格外明亮。诗人“坐据胡床爱凉思”,独自坐在胡床上,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引发了深深的思绪。最后,“空阶移尽桂花阴”,写台阶上桂花树的阴影随着夜深逐渐消退,暗示时光流逝,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凉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视听结合,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凉夜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的怀念,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意境。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捣练子·秋夜
清·徐绍芬
垂罗幌,拥香衾。银缸明灭夜沉沉。无端铁马声频送,幽梦惊残月半林。
采桑子·云塞秋夜
明末清初·曹溶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暗忆平生。白发萧萧酒易醒。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不住鸡声。一枕江南梦未成。
宫词(其三十四)
唐·花蕊夫人徐氏
天外明河翻玉浪,楼西凉月涌金盆。香销甲乙床前帐,宫锁玲珑闭殿门。
秋夜即事
宋·施枢
断雨寒云过暝窗,落桐叶叶是凄凉。楚山不入清宵梦,月影蛩声满桂芗。
秋夜月下独吟
宋·释文珦
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西郊金气肃,南陆火云空。绕树徒怜鹊,传书未有鸿。浩歌谁与和,禅意自相通。
夜坐
明·董纪
金鸭香残犹有烬,银台烛灭仅留心。夜深月到蔷薇架,斜送窗间一角阴。
秋夜闻弹箜篌
金·郭邦彦
露重花香飘不远,风微梧叶落无声。倡楼何处教新曲,夜静月高弦索鸣。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唐·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