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抒情
音律
思乡情感
女性题材
古典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秦筝曲》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深情的画面。"娇弦细语发砑罗",以轻柔的弦音比喻女子的娇媚声音,仿佛是从精细的砑罗织物中流淌出来,细腻入耳。"臂动玉钏鸣相和"进一步描绘了弹奏者的手腕轻盈转动,玉钏相碰,与筝声交织出和谐的旋律。"关云陇月愁思多",诗人借关中的云彩和陇地的明月,渲染出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暗示了筝曲中蕴含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愁思多,听此曲"直接表达了听者对愁绪的共鸣,表明筝声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哀愁。最后两句"停蜀琴,罢燕筑",通过停止演奏蜀地的琴和燕筑(古代的瑟),传达出一种音乐的终止,也暗示了情感的高潮过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思绪和回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筝乐为媒介,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其四)
元·傅若金
春风亭馆看花时,自变新声教《柳枝》。只恨秀娘空第一,不曾歌得断肠词。
谩兴(其一)除夜
明·虞堪
出门无路达天衢,谩拥寒衾咄咄书。岁月又随更漏尽,半生孤愤不能除。
旅怀
明·虞堪
野阁篝灯独夜时,苦愁风雨失归期。梦回蜀道关山险,行尽江南草木衰。纵酒为怜花落去,懒眠重恨月来迟。不知鸣凤飞何处,老却梧桐第一枝。
听环上人琴
宋·周孚
幽弦窈眇方秋蝇,和音条鬯俄春莺。断冰哀玉俱入耳,听尽清商听清徵。浮云敛尽江月明,不意莫耳闻此声。夷中知白骨已朽,后来如师亦希有。但忧曲古世罕听,那不少徇时人情。宁甘弦断挂.....
水调歌头·胡氏问影楼秋夜闻曲
清末近现代初·魏元戴
明月不照夕,灯火乱星球。一片娇波沈碧,短艇小虹桥。夜久阑干倚遍,安得铜琵铁板,水调唱歌头。切切小弦语,欸乃一声遥。空俛仰,廿年事,一浮沤。堤柳多应相识,涴地不禁秋。远忆苏.....
歌妓许冬冬携酒郊外小集
宋末元初·汪元量
益州歌妓许冬冬,客里相逢似燕鸿。醉拥蜀琴抽白雪,舞回班扇割西风。山炰野馔荒山里,浪蕊浮花古寺中。偶尔留连借馀景,出门一笑夕阳红。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十九)
宋·李纲
结发观国光,壮年跻膴仕。怀恩重泰山,欲报轻小己。幸立不讳朝,缄默诚可耻。晨趋玉陛前,暮谪闽山里。飘零若萍梗,此志谁复纪。行藏岂异途,川流与渊止。不如饮美酒,世态何足恃。
秋夜寓宿江寺
明·盛箴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