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日
,
次
张
太
守
韵
喜
色
轻
黄
未
上
眉
,
且
将
心
事
付
游
丝
。
嵇
康
取
醉
非
关
酒
,
杜
甫
长
吟
不
为
诗
。
一
线
日
长
宫
女
觉
,
五
方
云
应
史
官
知
。
人
间
梅
柳
关
春
事
,
次
第
从
教
律
琯
吹
。
节日
写景
写心
咏物
冬天
节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的心情和对季节变迁的感受。首句“喜色轻黄未上眉”暗示诗人内心并非全然喜悦,而是微微带着忧虑或期待,这种微妙的情绪并未完全展现在外在的喜色中。次句“且将心事付游丝”,通过比喻,将内心纷扰的心事比作飘忽不定的游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无法把握或寄托的思绪。第三句“嵇康取醉非关酒”,借嵇康之名,表明诗人饮酒或许并非单纯为了寻求醉意,而是借酒浇愁,试图排解内心的某种困扰。第四句“杜甫长吟不为诗”,则以杜甫为例,暗示诗人吟咏并非单纯为了创作诗歌,而是借此抒发情感,反映了诗人的深沉感慨。第五、六句“一线日长宫女觉,五方云应史官知”,通过宫女和史官的视角,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进一步深化了对冬至这一节气的描绘。最后一句“人间梅柳关春事,次第从教律琯吹”,点出冬至后,梅花和柳树开始透露春天的气息,而律管(古代乐器)的吹奏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借此表达对新季节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个人心境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冬至时节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敏感洞察。
张昱
1029首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