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怀旧
春天
抒情
怀民
咏物
节令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在癸亥年立春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序更替、生活变迁的感慨。首句“一岁两春应是闰”揭示了这一年闰月的存在,暗示了特殊的时间节点。诗人自题春帖,流露出自我怜惜之情,感叹岁月匆匆。“苟全性命君之赐”表达了对生存的感激,将命运归功于上苍的恩赐,显示出诗人的谦卑和对生活的敬畏。接下来,“痛念文章儿不传”则透露出对自己才华可能无法得到后世传承的忧虑,流露出一丝文人志士的遗憾。“随俗辛盘惟赤手,省思旧物只青毡”描绘了朴素的生活状态,辛盘(祭祀用的简单食物)无他物,只有清贫的青毡相伴,体现了诗人节俭的生活态度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两句“土牛虽送馀寒在,未可重裘换薄绵”以土牛象征春天的到来,但余寒犹在,暗示春天尚未彻底驱散冬日的寒冷,诗人还不敢轻易更换厚重的衣物,形象地表达了对时令转换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淡然与坚韧,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

张昱

1029首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