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谤
诗
司
议
因
乘
海
上
槎
,
河
源
归
路
未
应
赊
。
市
中
徒
尔
疑
成
虎
,
杯
内
何
曾
影
似
蛇
?
官
事
吉
凶
占
鹊
语
,
闺
房
消
息
卜
灯
花
。
南
风
乞
得
楼
船
便
,
六
月
中
旬
便
到
家
。
抒情
写景
夏令
官场
民间信仰
祈愿
回家
赏析
这首诗名为《辨谤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主人公乘坐木筏出海,面对外界对他谣言的质疑,表达了对是非曲直的自我辩白和对归期的期盼。首句“司议因乘海上槎”,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乘着木筏在海上漂泊的情景,暗示他可能身处困境,需要澄清误解。“河源归路未应赊”则表达他对回家之路的信心,尽管谣言四起,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找到归途。接下来两句“市中徒尔疑成虎,杯内何曾影似蛇”,通过比喻,讽刺了那些无端怀疑他的人,将他们的猜忌比作市井间的谣言,认为这些流言蜚语如同杯中的幻影,虚妄不实。“官事吉凶占鹊语,闺房消息卜灯花”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在官场中依靠吉祥的鹊鸣来判断事务的吉凶,在家中则通过观察灯花的变化来预测家中的消息,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迷信和生活智慧。最后两句“南风乞得楼船便,六月中旬便到家”,表达了主人公对南风的祈愿,希望借助顺风顺利返回家乡,预计六月中旬就能抵达,流露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归期的急切期待。整体来看,《辨谤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主人公在面对流言蜚语时的坚定与期待,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
张昱
1029首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猜您喜欢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次韵德孺新居病起
宋·黄庭坚
潭潭经略府,寂寂闭门居。京洛圣贤宅,江湖鱼鳖潴。官如一梦觉,话胜十年书。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
客舍有井极深而寒今岁大暑日汲以供盥濯喜甚赋此
宋·周紫芝
重廊阴阴与天隔,下有井泉馀百尺。乍垂修绠已复寒,深注花瓷不胜白。山城夏旱百井眢,盥濯从谁问涓滴。暮年来此看老黥,日倚银床卷深碧。炎官火伞空自张,玉川清风已生腋。翰林醉熟呼.....
夏旱
清·孙元衡
维南新辟地,惊鸟乍安枝。四面环穷海,千山踞岛夷。宦情聊复尔,天意竟何知!岂为忧寒饿,含情告雨师。
送家兄启图解铳入京
明·区怀年
天阕新恩焕紫纶,故人开阁待平津。供输草莽皆臣事,迢递关河半旅尘。官冷寸心犹报主,气雄孤剑但随身。知君奏对彤墀外,方及秦淮柳絮春。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三)
宋·周麟之
日永三星正,风薰万宇凉。要知垂艾意,期与庶民康。
依韵和仲庶省壁画山水
宋·司马光
画工执笔已心游,稍稍蘅皋引杜洲。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忽惊秋。天生贤者非无谓,官遇明时未易休。正恐怒飞朝暮事,丹青难得久淹留。
灵应祠
明·滕毅
吴船何汗漫,周道正倭迟。雪涌虾蟆焙,花深石马祠。焚兰瞻玉座,析羽动金支。灵降云如彩,巫歌月在帷。林高悬薜荔,洲近被江蓠。小驻娱今夕,前驱恐后期。嘏传唯好语,行迈藉蕃禧。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