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驾
步
祷
天
坛
恭
纪
文
华
斋
宿
帝
咨
深
,
南
望
郊
坛
玉
趾
临
。
祗
为
万
民
祈
润
泽
,
敬
将
六
事
问
桑
林
。
星
驰
鹭
序
清
光
霭
,
云
覆
龙
旂
夏
木
阴
。
趋
侍
天
颜
看
尺
五
,
乍
惊
茅
贱
厕
华
簪
。
写景
抒情
哲理
宗教
祈祷
自然
节气
夏日景象
官职
侍奉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随驾步祷天坛恭纪》描绘了皇帝在文华斋夜宿,心系万民福祉的情景。首句“文华斋宿帝咨深”展现了皇帝深夜思考国家大事的庄重氛围。接着,“南望郊坛玉趾临”描绘了皇帝向南眺望天坛,亲自降临的神圣气象。“祗为万民祈润泽”表达了皇帝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怀,他虔诚地向神灵祈求恩泽。接下来,“敬将六事问桑林”中的“六事”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六种政务,通过祭祀来寻求智慧和指引。“星驰鹭序清光霭,云覆龙旂夏木阴”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天坛的宁静与祥瑞,龙旗在夏日树荫下显得威严而神秘。最后两句“趋侍天颜看尺五,乍惊茅贱厕华簪”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近臣,有幸近距离侍奉皇帝,却因身份的突然提升而感到惊讶,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微妙变化。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的虔诚与权势,以及诗人自身的谦卑与荣幸。
猜您喜欢
广宣上人频见过
唐·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谢太守张都承
宋·释居简
三吴富且庶,亦复多名流。比屋充栋书,千斛衔尾舟。季子有遗烈,列国古鲜俦。人生五马贵,弹压如此州。欲雨天作云,欲晴云翳收。幕府非无贤,大田今有秋。不知夫如何,夙夜常轸忧。税.....
又和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径。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人日喜晴
明·沈周
今辰谓人生,风日佳可喜。七居阳之正,宜云造物始。占晴协阳吉,其兆比君子。雾雨忌为阴,小人象斯拟。君子履于祥,岁事无不举。小人道用晦,顾有菑害倚。东皋动春风,强健供耒耜。持.....
夜坐(其一)
明·陈献章
半属虚空半属身,絪缊一气似初春。仙家亦有调元手,屈子宁非具眼人。莫遣尘埃封面目,试看金石贯精神。些儿欲问天根处,亥子中间得最真。
咏冰
宋·胡仲弓
群阴正胶轕,结作千丈冰。江河冻欲枯,雪意犹凭陵。舟楫不可济,水波那能兴。世路多风寒,履此何兢兢。本是污浊流,一合乃许凝。阳气动地回,阴无间可乘。一旦自消融,红日东方升。
天宁晚集
宋·郭印
僧寮便坐卧,触目兴何穷。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
悲歌五首(其四)
宋末元初·方回
忧惊喜愕梦纷纷,了了谁能白黑分。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