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春
即
事
小
艇
看
山
罢
,
归
来
日
已
昏
。
机
舂
趁
晚
急
,
渔
火
集
滩
喧
。
听
树
知
秋
意
,
观
星
认
帝
垣
。
缘
江
谙
小
径
,
步
屧
到
柴
门
。
写景
山水
春天
夜晚
机舂
渔火
观星
江景
步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乘小艇游山后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小艇看山罢”,简练地点明了活动内容——乘小艇游览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接着,“归来日已昏”一句,以时间的变化暗示了游玩时间之长,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铺垫了背景。“机舂趁晚急,渔火集滩喧”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机舂声急,可能是农人在抓紧时间完成劳作,而渔火在河滩上聚集,不仅照亮了夜晚,也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场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忙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听树知秋意,观星认帝垣”则转向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听树木的声音可以感知秋天的到来,观星则能辨识天上的星座,这样的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知力,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之心。最后,“缘江谙小径,步屧到柴门”两句,描述了诗人沿着江边的小路行走,最终到达家门的过程。这里的“谙”字,意味着熟悉,表达了诗人对这条路径的熟知,也暗含了对归家的期待与满足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家的深切思念,是一幅生动的暮春生活画卷。
猜您喜欢
再用陈白沙碧玉楼韵(其四)
明·方献夫
春满前川景色开,单衣聊可试新裁。观鱼坐石闲垂钓,煮茗临溪自引杯。月荡波心龙睡起,烟消松杪鹤飞来。归时不厌登临兴,夜半歌声四壁回。
新兴道中
唐·许浑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初挂海帆逢岁暮,却开山馆值春深。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夜榜归舟望渔火,一溪风雨两岩阴。
罗适轩净明轩
宋·白玉蟾
占断人生百岁閒,绛宫有路透玄关。明如雪夜潭心月,静似春天雨后山。万籁无声人不寐,一尘何处夜将阑。琴心三叠倚楼坐,黄鹤悠悠去不还。
题沧洲野堂卷(其二)
明·王恭
大堤深树绕高原,渔榜蒹葭接远村。江上只留三亩宅,人间不记五侯门。青林白鸟闲书幌,细雨飞花送酒樽。?得相逢乘一醉,故园山水也忘言。
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其二)
清·敦敏
树色溟濛绿几行,临河亭子水南庄。荒祠古墓鸦风晚,半夜水声啮坏塘。
暮春夜思
元·张玉娘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杂曲歌辞·春江曲
唐·王涯
摇漾越江春,相将看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夜宿山庄闻蛙声柬雪湖
明·谢迁
湖陂青草雨馀时,草里笙歌也自奇。卜岁预应知水旱,向人何必为公私。坐来杂遝春声乱,数不分明夜漏迟。老我山村方习静,可堪惊断梦中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