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写景
哲理
写植物
夏夜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象征意义。诗人以"植物多暴长,既长亦易枯"起笔,暗示生命短暂且变化无常。接着,他将修竹与松柏并提,赞美竹子虽生长迅速但最终能与坚贞不屈的松柏为伍,强调了竹子内在的刚劲品质。"何繇而能然,劲节禀生初"进一步揭示了竹子之所以能保持坚韧,是因为其在生长之初就具备了这种特性。诗人借此寓言,将君子的品性与竹子的刚正相对应,君子崇尚正直,如同竹子的劲节。"小人习柔濡"则批评那些习惯于软弱的人,与竹子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霜风一振厉,蒲柳竟何如"以蒲柳在严霜中易折的形象,反问那些柔弱之人面对困境又能坚持多久,强化了对刚强人格的推崇。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植物的生长,寓言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刚正人格的赞美和对于软弱者的警醒。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