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陈
主
簿
归
四
明
猎
猎
南
风
暂
舣
舟
,
一
杯
聊
为
浣
离
愁
。
洛
阳
醉
里
花
经
眼
,
隋
岸
行
时
柳
拂
头
。
一
卷
离
骚
吟
泽
国
,
半
肩
袯
襫
舞
沧
洲
。
几
时
结
屋
鄮
山
下
,
钓
月
耕
云
共
白
鸥
。
送别
山水
情感
离愁
自然景物
地点
四明
赞美
白鸥
怀古
赏析
此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猎猎南风暂舣舟”以南风起兴,形象地展现了送别时的氛围,船暂时停泊在岸边,预示着离别的时刻。接着,“一杯聊为浣离愁”表达了通过饮酒来缓解离愁别绪的情景,一杯酒虽小,却能暂时抚慰心中的忧伤。“洛阳醉里花经眼,隋岸行时柳拂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过去的繁华生活与即将回归的宁静生活进行对比,洛阳的繁华与隋岸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反差,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简朴生活的向往。“一卷离骚吟泽国,半肩袯襫舞沧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友人将带着《离骚》的诗意和农具,回归自然,过上田园生活,体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这里,“泽国”和“沧洲”分别代表水乡和海滨,象征着友人即将回归的自然环境。最后,“几时结屋鄮山下,钓月耕云共白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在鄮山下建屋定居,与白鸥共度悠闲时光,过上隐逸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与回归的主题,以及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唐·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留题钓台
宋·刘泾
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钓竿已属严公手,直到元英解道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