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抒情
哲理
道家思想
自然景色
生命哲理
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一片闲心,明洞达、天心无曲",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坦荡,如同明镜般照见天地之心,没有世俗的曲折。"身未能轻举,权作道家梁屋",寓言自己虽然不能羽化成仙,但仍以道家精神构筑心灵的居所。"壶内时看吞日月,世间不羡堆金玉",诗人沉醉于内在的精神世界,对外界物质的追求毫不动心,视金银财宝如粪土。"任自□、虚幻转光阴,披红绿",暗示时间在无为中流逝,诗人不为外界变化所动,心境如常。接下来,诗人列举了几种象征长生不老、仙道之物,如丹砂井、黄金菊、灵芝草和琅玕竹,表达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对无情潇洒,有何荣辱",表明诗人面对无情的自然和人生的起伏,已无喜怒哀乐的束缚。"大梦百年方外去,平生万事心头足",诗人认为人生如梦,百年之后一切皆空,唯有内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两句"向人间三度见河清,蟠桃熟",寓意历经沧桑,期待着人间第三次出现河清盛世,以及传说中的蟠桃成熟,象征着长寿和理想世界的实现。整体来看,这首《满江红》是一首元代无名氏的道家隐逸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展现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猜您喜欢

汉宫春·庚午春阴郊行过颐和园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歈。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
拟洞宾为二楼解嘲
明·王应斗
曾向蓬莱解剑装,孤飞爰指白云乡。洞庭巨浪连江汉,岳渚轻烟接武昌。月下总饶吟兴健,风前同引笛声扬。清光一抹无遐迩,莫听双楼说短长。
自西野循涡曲临眺赠同游者
明·薛蕙
养拙非藏器,寝痾岂逃名。进惭冠盖群,退慕丘园耕。多病齿发暮,屏居怀抱盈。稍寻皋壤乐,暂慰蹉跎情。入野缅曲折,临溪屡回萦。霜浓石道净,水敛云潭清。烟景淡将夕,汀洲递微明。疏.....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十九)
清·瞿士雅
昨是儿童今是翁,百年身世似飘蓬。西山日落东山月,北地花开南地风。如觉浮生无住著,判将命运付穷通。可怜扰扰尘埃里,填海移山总是空。
感兴二首(其一)
明·徐阶
烈风振黄尘,长夜何飕飕。浮云东南来,各有雨雪谋。美人金玉姿,㷀㷀倚高楼。宝玦双明珠,欲致道阻修。严霜瘁百草,荏苒岁已遒。寒暑互代谢,日月无停辀。至理谅斯存,耿耿生百忧。冥.....
开窗
唐·徐夤
闭户开窗寝又兴,三更时节也如冰。长闲便是忘机者,不出真如过夏僧。环堵岂惭蜗作舍,布衣宁假鹤为翎。蔷薇花尽薰风起,绿叶空随满架藤。
秋日杂诗三首(其三)
明·皇甫涍
居世若浮云,飘忽无定姿。灭影垂何间,垂彩在一时。存此岂不怀,长戚信自贻。四节更代谢,白日正西驰。寄身于飙尘,咄嗟复何之。愿逐枋鸟游,不随丰草萎。揽衣步列星,极目散所思。睆.....
写意二首(其一)
唐·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