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作者
词牌
对联
名句
赞颂
成语
古诗词在线搜索
搜索

九日

重置
标签:
写景抒情豪放怀古情感山水赞美咏物思乡地点友情
作者:
诗经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杜牧陆游李商隐
朝代:
不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 九日偶书

    详情
    [宋末元初] - 黄庚
    水国雁已到,山篱菊未开。
    判吹头上帽,莫放手中杯。
    暮雨滕王阁,西风项羽台。
    人生能几屐,馀恨付苍苔。
    写景秋节咏物怀古抒情九日重阳山水
  • 九日登寿安县锦屏山下宿邑中(其一)

    详情
    [宋] - 邵雍
    烟岚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
    第一句“烟岚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可以翻译为:“眼前的烟岚聚集,形貌特别诡异,让人看了心生灰暗。”
    上有神仙不知姓,洞门闲倚白云开。
    第二句“上有神仙不知姓,洞门闲倚白云开。”可以翻译为:“上面住着不知姓名的神仙,洞门闲适地倚在白云之间,仿佛随时都会打开。”
    写景地点山水秋节九日重阳赞美锦官城
  • 酬王判官和九日韵(其三)

    详情
    [宋] - 陈傅良
    翩翩公子一何佳,衔命穷山薄岁华。
    翩翩公子的模样多么美好,他奉命前往穷山,度过岁末年华。
    独自把将诗过日,不知梅影下窗纱。
    他独自在吟诵诗歌中度过日子,不知窗外已有梅花影映照在窗纱之上。
    写景季节秋山水独自感怀赠友九日抒情梅花
  • 和裴主簿九日

    详情
    [宋] - 王庭圭
    欲上高高岭路微,疏林蔽日尚堪依。
    想要攀登高高的山岭,山路却有些微陡。稀疏的树林遮住了阳光,但还能依靠它们休息。
    枫江水冷天初静,桐井霜乾叶乱飞。
    枫江的水冷冽,天空刚刚平静下来。桐树井旁的叶子在霜干后纷乱地飞舞。
    篱下采花人独秀,山头落帽客何稀。
    在篱笆下独自采花的人很独特,而来到山顶上脱帽的人更是稀少。
    金壶倒尽重沽酒,莫惜朝来更典衣。
    喝完壶中的酒再重新买些,不要吝惜朝来晚去的生活费用,甚至可能还需要典卖衣物来换取酒钱。
    写景秋节九日重阳山水抒情季节
  •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其二)

    详情
    [宋] - 许及之
    规模器业足资身,合是兰宫第一人。
    他的规模和事业足以养活自身,他是兰宫(可能是指某种宫廷或高级机构)中的杰出人才。
    风月难兄居半刺,文章经国肯全贫。
    在困难时期(可能是指政治动荡或经济萧条的时期),风月无情的日子里他持有重要职务(“半刺”是中国古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而他的文章(或学问)对于国家的治理和繁荣是不可或缺的,尽管他可能生活清贫。
    身丁近免家家喜,首述长谣句句新。
    他的身份(可能是指他的社会地位或职务)使家家户户都感到欣喜,因为他可能为他们带来好处;他首先描述的(可能是他的作品或言论)长篇韵文(“长谣”)每一句都充满新意。
    预卜他时康济事,定应不负白纶巾。
    提前预见他未来将会对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他的成就定将不负其才华,不辜负他戴上的白纶巾(古代官服的一部分,象征着官职)。
    节日秋节写景抒情励志赞美赞颂九日登楼秋天的词登楼词
  • 九日南山寺

    详情
    [宋末元初] - 方回
    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节日抒情秋节写景九日重阳
  • 仙居陈少曾寄锦石杯书至乃九日也方与坐客把菊遂用以劝酒

    详情
    [宋] - 王十朋
    九日登临有雁来,书传坐上手亲开。
    呼儿满酌黄花酒,为子深倾锦石杯。
    秋节酒写景抒情菊花酒具劝酒友情九日重阳
  • 九日次周义山

    详情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杜陵清瘦不禁寒,白发萧萧强笑欢。
    阶下决明难独立,庭前甘菊好谁看。
    一钱留得囊羞涩,九日沽来酒带酸。
    却忆大明朝谒罢,紫萸擎出赐千官。
    节日怀旧写景秋节抒情菊花咏物九日重阳
  • 仙游山九日叹逝二首(其一)

    详情
    [宋] - 孙觌
    伤心玉案两眉齐,永负黄花九日期。
    万里炎州嗟我老,百年青泪向君垂。
    俱飞蛱蝶愁看汝,醉把茱萸欲对谁。
    独立西风搔短发,一生遗恨一愁悲。
    节日情感怀古写景抒情秋节九日重阳忧思之情独立之情
  • 九日游天竺

    详情
    [宋] - 李石
    霞影塔觜红,岚光佛头绿。
    沙明疏柳外,寻路绕湖曲。
    远客谁与俱,斯游未为独。
    佳处心自领,未易语童仆。
    应接敢惮烦,山水相追逐。
    此间有鱼鸟,怪我来不速。
    都城无閒官,旬谒废休沐。
    幸兹九日临,及此秋气淑。
    醺酣岂无分,登眺宁免俗。
    起行九里松,试插一枝菊。
    西风莫欺客,破帽双鬓秃。
    未敢醉向人,藕泉漱新馥。
    写景秋节山水佳节抒情菊花情感友情写山九日重阳
  • 首春九日寿溪三绝(其三)

    详情
    [宋] - 刘克庄
    渴饮茅柴不计杯,有时跌倒在苍苔。
    松风浩荡俄吹醒,安用龙巾拭吐哉。
    写景抒情秋天佳节九日重阳豪放松树饮酒
  • 九日登瀛台和昔人韵二首

    详情
    [宋] - 家铉翁
    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
    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
    梦随鸿鹄南飞去,岑下长号酹一杯。
    写景秋节抒情佳节地点九日重阳写山梦
  • 九日列岫

    详情
    [宋] - 韩淲
    试倾浊酒汎黄华,节物于人自可嘉。
    一上荒台供远目,更邀闲客堕乌纱。
    萧萧霜树明晴昼,隐隐烟汀入暮霞。
    醉里只多今古意,要知秋色在山家。
    写景秋节抒情山水九日重阳怀古赞美
  • 九日钱塘江

    详情
    [宋] - 韩淲
    九日风凄紧,扁舟发龛山。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
    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
    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
    写景地点秋节抒情九日重阳写风佳节
  • 九日亭

    详情
    [宋] - 林通
    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顾凝云簇画屏。
    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
    风流令尹江山主,此乐同民德已馨。
    写景节日重阳节写花菊花抒情赞颂名胜九日亭情感友情秋节佳节秋景
  • 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其一)

    详情
    [宋] - 黄庭坚
    月邀棋约屡登台,学省公厅只对街。
    九日菊花孤痛饮,百端人事可安排。
    节日菊花秋节写景情感思乡抒情九日重阳
  • 甲戌九日和楼宰乌回寺登高

    详情
    [宋] - 董嗣杲
    乌回何代寺,鸠唤此山晴。
    不知何时来到这座寺院(或山中),乌鸦的叫声似乎在宣告天晴。
    心契将军约,肩摩小队行。
    内心早已与将军的约定相契合,肩并肩地与小队一同前行。
    明年人更健,今夜月初明。
    明年人的身体会更健康,今夜月亮则特别明亮。
    更过谯楼饮,偏垂野客情。
    在更远的谯楼处饮酒,这里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特殊情感。
    地点乌回寺登高登高佳节重阳节秋节九日怀古
  • 九日风雨终日用怀载扬韵

    详情
    [宋] - 周紫芝
    九日清尊强挽秋,满庭风雨复谁游。
    重阳节时,我举杯挽留即将消逝的秋天,庭院中风雨交加,又有谁愿意来此游览呢?
    俗人言下无三语,此老胸中有九流。
    俗人言语中总是缺乏深意,而这位老人心中却能容纳各种学问。
    白发不妨欺短帽,黄花应解笑痴愁。
    白发飘飘,我也能戴着矮帽欺骗世人,黄色的菊花应该能笑对痴心与忧愁。
    客情老去何曾好,双鲤书来几日收。
    我的心情日渐衰老,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外物,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收到远方的书信。
    节日秋节写景抒情怀旧九日重阳写雨
  • 寄题九日山廓然亭

    详情
    [宋] - 朱熹
    昨游九日山,散发岩上石。
    昨天我游览了九日山,散着发在岩石上停留。
    仰看天宇近,俯叹尘境窄。
    抬头仰望天空感觉离我很近,低头看着尘世却觉得境界狭窄。
    归来今几时,梦想挂苍壁。
    不知道回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梦想还悬挂在苍翠的山壁上。
    闻公结茅地,恍复记畴昔。
    听说那位公曾经结庐于此地,我恍然记起过去的情景。
    年随流水逝,事与浮云失。
    年岁随着流水消逝,事情像浮云一样失去。
    了知廓然处,初不从外得。
    真正明白空旷的境界,最初并不是从外面得到的。
    遥怜植杖翁,鹤骨双眼碧。
    遥想那位植杖的老翁,他鹤骨仙风,双眼碧绿。
    永啸月明中,秋风桂花白。
    永远在月明之中高歌,秋风吹动桂花白。
    写景抒情怀古秋节地点九日山山水桂花思乡情感秋景
分组推荐
小学古诗文
唐诗三百首
四言诗
五言诗
六言诗
七言诗
词
骚
乐府曲词
排律
曲牌名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热门标签
写景
抒情
豪放
怀古
情感
山水
赞美
咏物
思乡
地点
友情
离别
送别
春天
显示全部
赋春古诗文网,汇集最全诗词古文,优质详尽的国文学习平台。
赋春古诗文版权所有用户协议免责声明反馈与建议皖ICP备20240301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