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乌回寺
登高
登高
佳节
重阳节
秋节
九日
怀古

译文

不知何时来到这座寺院(或山中),乌鸦的叫声似乎在宣告天晴。
内心早已与将军的约定相契合,肩并肩地与小队一同前行。
明年人的身体会更健康,今夜月亮则特别明亮。
在更远的谯楼处饮酒,这里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特殊情感。

赏析

这首宋诗《甲戌九日和楼宰乌回寺登高》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乌回寺登高赏景的情景。首句“乌回何代寺”暗示着寺庙的历史悠久,而“鸠唤此山晴”则通过鸟鸣声渲染出秋日晴朗的氛围。诗人的心意与将军相契合,他们结伴而行,队伍轻快,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明年人更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来年大家身体健康;“今夜月初明”则抓住了登高时分的自然景象,月光皎洁,增添了诗意。最后两句“更过谯楼饮,偏垂野客情”,诗人提议在谯楼畅饮,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同为“野客”的同伴们真挚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活动为线索,融合了友情、自然景色和对生活的期待,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雅兴与情怀。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唐·赵嘏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九月初作
宋·陆游
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细论。客疏惭歠醢,僧熟认敲门。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登高负今岁,老病易消魂。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大司马刘公宅翰林诸寮修瀛洲之会限韵得诗四首(其三)
明·严嵩
菊丛橙实竞寒青,客舍钟陵岁几经。玉署俊游论接武,金兰交契到忘形。盍簪琼树罗玄圃,张乐泠风起洞庭。巳报泰阶呈国瑞,夜阑搔首望天星。
仙岩夜月
明·饶忠学
万里婵娟驾碧鸾,清晖一道别天看。偏惊真火流丹灶,更讶毫光放石坛。岛外祥云成鹤梦,岩头玉露滴蝉寒。闲来欲借仙槎便,共上银河泛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