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苏辙
宋
1852首诗词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生卒年:1039—1112年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宋] - 苏辙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杨公守卫在临汝,时间流逝,他已经八十岁了。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城市变迁,但他所留下的篇章依然存在。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外物终究难以预料,他清白的名声最终又依靠什么呢?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他孤身在亭子中,看着江边的沙洲,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的官服上。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他飞升在宏伟的殿宇之间,波澜壮阔的江流与他对望。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高大的楸梧树静静地伫立,而他如大剪般修剪了那些菰蒲中的秽物。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人们去追寻他遗留的编书,甚至寻找那些曾经的遗珠来修补遗缺。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即便他已离世,他的事迹仍然令官吏百姓感到悲伤,就如同对甘棠树的怀念一样,他们的爱戴从未减少。
- [宋] - 苏辙连宵暑雨气如秋,过客不来谁与游。整夜暑雨让天气变得像秋天一样,过客没有来,谁与我共游呢?赖有澹台肯相顾,坐令彭泽未能休。幸好有澹台君愿意来看望我,让我在彭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无法停下来休息。琴疏不办弹新曲,学废谁令致束修。琴声疏远,不能弹奏新曲了,学问荒废,也没有人送来学费。惭愧邑人怜病懒,共成清净劝迟留。感谢乡亲们因为我的病懒而感到惋惜,大家共同营造了这份清净的氛围,劝我留下来多待些时间。
- [宋] - 苏辙春睡午方觉,隔墙闻乐声。春日午觉刚醒,就听到隔墙传来的乐声。肩舆试扶病,画舫听徐行。扶着病体试着坐上轿舆出行,在画舫中缓缓前行欣赏风景。适性逢樽酒,开怀挹友生。碰到了合意的场合便开怀畅饮,友人相伴心情更加畅快。游人定相笑,白发近纵横。游人一定会笑话我,白发已经逐渐显露。
- [宋] - 苏辙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译文:被远谪到江湖之间,船只的尾部被拖行着,这里面的艰辛和苦楚向谁诉说呢?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译文:我像一只害怕人的野鹤一样,长久地依偎在山岭上,对世事感到厌倦,只愿像山中的僧人一样,住在简陋的庵里。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译文:突然间飞来的黄雀饱食一顿,新酿造的白酒刚刚熟成,我品尝后感到十分畅快。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译文:我近来的行为越发疏忽顽劣,简直到了令人可笑的地步,任凭从南方吹来的飘风拂面而过。
- [宋] - 苏辙旧庐近已借诸子,新宅分甘临老时。1、我已经把旧居借给了别人,等到晚年时再分得新房。万里松楸终独往,四方兄弟亦何疑。2、我要独自前往遥远的地方,但与四方的兄弟们并没有任何疑虑。竹间疏户幽人到,林上长松野鹤期。3、在竹林间的小门里,幽静的客人会来到这里,林上长松间野鹤也期待着与我相会。已觉高轩惭卫赐,可怜黄犬哭秦斯。4、我已经觉得住在高大的房子里感到惭愧,就像孔子弟子卫赐所感受到的那样,也令人可怜像黄犬哀嚎于秦斯之死一样。
- [宋] - 苏辙水上有车车自翻,悬霤如线垂前轩。霜蓬已枯不再绿,有客劝我抽其根。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试幽人言。纷纷华发何足道,当返六十过去魂。
- [宋] - 苏辙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 [宋] - 苏辙捲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翻译:我卷起衣裳换上一杯酒,想在月光中品尝。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翻译:我坐下来看着浮云聚集,远远地怜惜四海之内的人们。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翻译:明亮的月光知道并未消逝,未来的岁月还有无穷可能。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翻译:且让我把杯中的酒喝尽,高卧而眠,听那雨打风吹的声音。
- [宋] - 苏辙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这句诗可以翻译为:“一旦寒热侵袭骨骼,就像战乱过后,房屋被兵器破坏。”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这句诗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尽管用柱子和木材支撑着(身体或事物),但终究会感到不稳固;即使对筋肉和皮肤进行调养和整理,长时间后仍会感到疏漏。”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这句诗描述的场景是:“芭蕉即使再强壮终会朽败,云气虽然漂浮游荡,但终究是虚幻的。”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这句诗的意思是:“幸好衣中还有珍贵的宝珠(暗指内心的智慧或力量),即使在病中也能一一检查(自我审视或调整),一切都如实地呈现。”
- [宋] - 苏辙人言里中旧,独有陈太丘。人们说乡里以前有很多旧事,但只有陈太丘是独一无二的。文若命世人,惜哉忧人忧。文章仿佛是命定给世人的,可惜的是,让人忧虑的事情还是太多了。
- [宋] - 苏辙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译文:别人责怪我辞官不做而去做生意,其实是因为我自认为才能不足,害怕在官场中犯错。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译文:我的学习来源于国家的大计而非表面浮华,近来我阅读了大量的诗书,对于深浅知识有所认识。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译文:我在东边的房子里住了很久,感觉就像住在我的旧家一样。新种的春菜也像我家乡的一样。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译文:我已经学会像乌龟一样把头缩进壳里闭门不出,以避免别人的指责和诽谤,我还学会了像野鸡一样把尾巴藏起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宋] - 苏辙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想要靠近阳光温暖的悬崖,新开辟的小路斜斜地通向那里。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谁说这是太守的住宅?这里更像是一个野外的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静坐中观察内心的镜子,冥想中观察世界的变化。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退职回家后常常感到寂寞,外面的世界虽然喧闹却与我无关。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缺路的地方移栽了松树,斜阳下种植的竹子也掩住了周围。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白云生出了后簷之上,孤独的野鸭伴随着落日的余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为了破除闷气时常寻找鹤,即使唤醒乌鸦也任由它。喜闻糟出瓮,屡问菊开花。听到酒已经酿好,多次询问菊花是否开放。古井元依斗,丹砂旧养芽。古井依旧按照斗的形状存在,丹砂旧物也在滋养着新的芽苗。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楂。蚍蜉经常爬到案桌上,猿猴灵巧地分食着山楂。客到扁舟远,年侵两鬓华。客人来时乘着小船从远方而来,年岁已过,两鬓斑白。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心随飘动的旌旗摇动,眼因隔着轻纱而看不清楚。强拨横肱睡,来从插版衙。勉强拨开横卧的胳膊入睡,从插着木牌的官府衙门来。隐居惭弃掷,胜地每咨嗟。隐居生活让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的胜地我常常感叹。顽钝终何取,彫磨岂复加。我这样的愚钝之人终究能有什么成就呢?又何必再加以雕琢呢?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焦先的志向一直被崇尚,他的圆舍就像蜗牛一样小而精致。
- [宋] - 苏辙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自从我来到济南,多年都没有出去过。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不知道西城外有条路通向石壁。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刚开始走时,涧谷很浅,走得越远,峰峦叠嶂。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攲侧。翠绿的屏障互相舒展卷曲,农民随着山势侧身耕种。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树木散布在山间,山里有许多旅舍。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这里的人谈论川路,这番情景属于行路之人。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久游在外自然多思乡之念,有时会误入所经历的地方。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嘉陵江流经万壑之底,栈道百转千回。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山崖险峻,景色壮美,征人时隐时现。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旅行的路途虽然艰难,但这里幽深寂静到极点。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因为生活所迫,我坐在这里,被尘土所困。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何时能走褒斜道呢?我长啸一声,拄着轻便的杖继续前行。
- [宋] - 苏辙宸心恻恻念污莱,南籞西池闭不开。皇帝心中悲悯荒废的田地,南边围栏和西边池塘都紧闭着未曾开放。长乐鸣鞘千乘出,顾成荐鬯万方来。长乐宫前,众多卫士牵着千乘战车列队而出,众人顾成(地方官名)为祭拜而举荐的美酒和各方的贡品纷纷而来。从臣暗泣新宫柳,父老行依辇路槐。朝廷的臣子们暗自哭泣,望着新宫外的柳树;父老则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依赖京城的路边槐树得享安定。双阙影斜朱户启,都人留看属车回。皇宫门前两侧的双阙和影斜之朱户皆敞开迎接皇家的回归,满城的人们都在关注皇室所属车驾的归来。
- [宋] - 苏辙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长久闭门深感可悲,却不觉关着门有什么不对。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懒床太久床腿日日销损,大腿上的肉一年年地长肥。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眼昏花到看不清书了,生病连酒也少喝了。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整年无人来访,连帽子也不戴,衣服也不穿了。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视力和听力都不减损,但对色彩和声音已不太敏感了。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最后我还是融为一体,谁能说我无家可归呢?
- [宋] - 苏辙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老桑树的枝叶舒展开来,逐渐变得青绿,新蚕可以下水洗浴了,天气也晴朗明朗。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前年使用的器物都随时间破败了,今年冬天购买的衣物和用品已经为春天的生产做好了准备。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倾尽粮仓的粮食以计口卖出剩余的粟米,买来养蚕的器具回家等待蚕的生长。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不仅为妇女准备了箱篓等物品,还为男子的耕作准备了锄头等农具。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空巷里没有人斗量粮食,亲戚们见面都争相邀请和迎接。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酒菜丰盛,街市上的人们劝酒声不断,鼓笛声繁杂,艺人面露狰狞之色。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蚕丛时代就已经是这样了,古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谁敢改变这种景象呢?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在异乡见不到古时的风俗了,只能在陌生的路上听到吹笙的声音。
- [宋] - 苏辙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京城广大无边无际,好像天空一样辽阔,旅人漂泊异乡,谁又能与他共度欢娱?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北风呼啸着吹进没有瓦片的屋子,夜气凝重寒冷,屋内结了冰。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雪声纷纷扬扬地落下,像白玉片一样旋转飞舞,灯花暗淡地结成丹砂丸一样的形状。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听到叩门声,剥啄的节奏惊醒了正在休息的客人,赶紧生火却担心你受寒。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盛世中难以想象有人会被遗弃,高论自嘲最终还是无法实现。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感叹在太学中认识你已经很久了,到现在你还住在简陋的客舍中。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你的境遇正如那憔悴的笼中鹤,眼看着才华被埋没。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希望明天你还能过来与我共饮,有酒不饮等于是将要发酸。
- [宋] - 苏辙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天空被数不尽的尘埃覆盖形成雾霾,我却心无旁骛地静坐读书,享受自我形成的静谧世界。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腊月时节,红梅初绽,果实如粟;淮河之中,鱼儿跃出,银光闪闪的刀形鱼游动。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卧病在床,只能空看船帆渡过沙碛;吟咏诗歌时,仍记得那雪填满台阶的景象。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夹河南北都是壮丽的地形,我暂且在高城之上欣赏这如两崖对峙的景象。
- [宋] - 苏辙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你为何要放弃这美好的夜晚?皎洁的夜空下,月亮如新磨的镜子般明亮。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不要因为视力不好而羞于看那红色的烛光,试着穿上春日的新衣,剪裁轻薄的丝绸。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飐惊鼍。美丽的莲花参差错落地盛开在绣花的窗户前,舞者的腰肢轻柔,仿佛惊动了水中的鼍(一种水生动物)。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少年身着便装,在宽阔的天街上漫步,不知在哪里会遇见他,解下他身上的佩饰。
- [宋] - 苏辙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第一句“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翻译为:雨过天晴,山川之间晨光初现,仿佛有轻雾浮动。初次看到江南的第一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第二句“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翻译为:道路蜿蜒曲折,经过匡庐(可能是指庐山)后继续向南行进。人们相信这个地方可以让人忘却忧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