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王鸣雷
明末清初
73首诗词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天上月如欢,月圆还月缺。天上的月亮欢快地悬挂,时而圆满,时而缺损。侬如天上云,行则随星月。我如同天上的云朵,行走时随着星月而动。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有情是堤柳,春色暗亭亭。第一行“有情是堤柳,春色暗亭亭。”可以翻译为:“堤岸边的柳树充满情感,春色在亭亭之中悄然绽放。”复恐离人折,西风吹不青。第二行“复恐离人折,西风吹不青。”可以翻译为:“我担心那些即将离别的人会折断它,就算有强劲的西风吹来,柳树也不会因此变黄(青指的是柳树的绿色)。”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九江江口钓鱼湾,江上柴门尽掩关。在九江江口有一处钓鱼湾,江边的柴门都紧紧地关着。阙下几年休疏去,城中十日卖文还。多少年没有向宫门上书奏章了,进城后十日就能靠卖文生活回来。天寒燕子巢深屋,春暖桃花开浅山。天气寒冷时,燕子会飞往巢穴更深的地方居住,等到春天温暖时,桃花会在浅山中开放。今日工诗陈给事,题诗应记七岩间。如今我在给陈给事(官员的称呼)写诗,所写的诗应当记住七岩之间。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七盘西望草萋萋,蜀路无穷信马蹄。译文:七盘山向西望去,草木茂盛,蜀地的道路无尽头,只能相信马蹄声指引前行。惟有夜猿能送客,青山一过一回啼。译文:只有夜间的猿猴能够陪伴着送别远行的客人,青山之上有它们每一次过路的啼叫。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客从外国来,遗我日本刀。客人从外国来,送我一把日本刀。光磨七尺镜在掌,格格刺刺寒菱毛。刀身光亮如七尺镜在掌,刀刃锋利能刺破寒冷的菱毛。夜夜声沉复声响,射人阴火沙号号。每晚响声沉沉又回荡,阴火似的光亮射出,沙号号地响。过海能令海神战,过河能令蛟母变。即使过海也能让海神战斗,过河也能使蛟母变化。此刀托身寒星华,仄面削石如削瓜。这把刀仿佛托身于寒星之光华,刀面削石如同削瓜一般。动着颜面丹赭红,报雠报恩两眼雄。刀身动时,颜色如丹赭般红润,报仇报恩的意志显现在其双眸之中。国人七岁教舞剑,八岁教刀更教箭。我国人从七岁开始教习剑术和刀法,八岁开始教授箭术。十岁身长腰在鞘,刀间不使妇人见。十岁的孩子已经长高,腰间佩戴着刀鞘,但不会让妇女见到刀。处处创痕满体瘢,刀利刀钝听刀环。这把刀处处留下创痕和体瘢,刀的锋利或钝拙听凭环音而定。打铁打刀宣咒语,杀人祭刀尸祭雨。打造这把刀时需念咒语,用杀人祭刀、用尸祭雨的方式来进行祭祀。提出冥冥海气腥,残形短首髑髅鸣。提起这把刀时,能感受到冥冥中的海气腥膻,残形短首的髑髅发出鸣响。谁能夺取跨上马,为君定统平天下。谁能夺取这把刀骑上马背,就能为君定统一平天下的局势。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相见年华却共悲,少年曾见柳丝丝。译文:相见之时正值美好的年华,但内心却充满悲伤。回忆起少年时期,曾看到过那如丝如缕的柳条。浮生浮世有何事,花落花开能几时。译文:在这浮浮沉沉的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去计较呢?而花朵的凋落与开放又能持续多久呢?一任谏书云易过,独留诗卷石难移。译文:对于别人的谏言,我们可以轻易地忽视或忘记,但只有那写成的诗卷,即使岁月变迁,仍能留存于世。鬓毛焦尽青铜改,白口无情说与谁。译文:鬓角的头发已经焦尽,岁月在青铜镜中留下痕迹。而我内心的情感,又能向谁诉说呢?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生后浮名过耳轮,烟霞漠漠悟前身。浮名于我如过耳的风一般,烟霞中我领悟了前世的因缘。鱼心怯浪空惊水,马眼临秋不怕尘。鱼儿因浪太大而胆怯,空惊了水面;马儿面对秋天,无所畏惧,不怕尘埃。海上偶逢山上叟,黑头相送白头人。在海上偶然遇到山上的老者,黑发的晚辈送别了白发的长者。那堪晚节催篱菊,一夜霜风雁路新。到了晚年,篱笆旁的菊花已经凋谢,怎堪一夜霜风来袭,大雁南飞的季节已经到来。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脉脉春云愁,有女讴齐瑟。春云缓缓流动,带着淡淡的忧愁,有一位女子在弹奏齐瑟。鼓瑟亦何为,收袂返终日。她为何要不停地弹奏呢?她收起衣袖,最终度过了一整天。山中有仙人,披发长过膝。山中有位仙人,他的长发披肩,长过膝盖。月光弹素琴,一曲幽且逸。月光下,他弹奏起素色的琴,一曲幽深又飘逸。一弹弹再弹,齐女和歌出。他一弹再弹,那琴声仿佛引出了齐女和歌的声音。水升山可沉,琴瑟工难述。即使水能升上山的高度,琴瑟的工巧也难以完全描述出这美妙的音乐和歌声。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羊角脂,燕尾丝,上官掌粮如掌珠。三版字,半行朱。羊角上挂着油脂,燕尾绣着细丝,上官掌管粮食如同掌上明珠般珍贵。三张纸上写满了字,半行朱砂色印章显赫。十九天狗日,主簿捋髭须。堂上吏,屋下呼。十九天的狗日(指不吉利的日子),主簿抚着下巴的胡须陷入沉思。在堂上的吏役们忙碌着,屋下的人们也在呼喊着。呼开门,避大姑。王米十八笠,笠笠连罗襦。呼喊着打开门,避让着大姑(可能是指家中长辈)。王家有十八顶帽子(可能是指家中人口众多),帽子与罗衣连成一片。老妇三日不下厨,羹汤手办绩麻菇。老妇三天没下厨房了,手忙脚乱地准备羹汤,又忙着制作麻菇。缝衣不得身上着,身脱县门心即乐。缝制衣服却穿不到自己身上,只要脱离了县门就感到快乐。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五月炎蒸起百忧,旅怀相对似穷秋。五月的炎热蒸腾,让我心生百忧,身处异乡的我,感觉就像置身于深秋一般。花枝有火烧红眼,镜底无天雪白头。树上的花枝被火焰般的红眼鸟注视着,照在镜子里的我,却看到了一头白发如雪。鸟去华林金翠落,猿归碧涧玉环投。鸟儿飞离了华丽的树林,金翠般的羽毛纷纷飘落;猿猴回到碧绿的溪涧,仿佛向水中的玉环投去了一颗珠子。一池风起芰荷气,明月梦醒人在楼。这时一阵风吹起,芰荷的气味四溢;待我醒来时,明月高悬,人依旧在楼上。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去岁重阳岭外来,今年旅食燕昭台。去年重阳节我远在他乡,如今漂泊到燕昭台边过游子生活。天涯到处同风俗,人事他乡异酒杯。天涯海角处处风土人情相似,他乡的酒杯里却别有一番滋味。鬓发亦知当节改,菊花能得风回开。鬓边的头发已经知道到了季节的变化,菊花却依旧在风中盛开。愁心莫更凭栏望,蓟北烟高首重回。不要在凭栏处徒增忧愁之情,那蓟北的烟囱已经升起了新的炊烟,我不再是离愁中的身影。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昨夜梦明镜,来照欢肩下。昨夜梦中,我见到了一面明亮的镜子,它照在了我的快乐肩膀上。长跪谢明镜,好照欢下马。我长久地跪下,感谢这面明亮的镜子,希望它能继续照亮欢乐的场景,即使是在我下马之后。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衰颜顾盻即平生,况复悠悠行客情。我的衰老容颜环顾四周就是我一生的写照,更何况我仍像行客一样漂泊不定。瓜步晚云愁独雁,邗沟寒雨暗双旌。瓜步晚间的云彩似乎为一只孤独的大雁而忧愁,邗沟中寒冷的雨让双旌都显得暗淡无光。深秋读易闻流水,落日看碑对古城。在深秋的时节我读易经时听见了流水的声音,看着古城的落日余晖欣赏碑文。惆怅一尊向谁尽,故人相别易沾缨。满怀惆怅我举杯对着谁诉说,分别时泪水沾湿了衣襟。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风静灯寒酒力微,旅人醉梦尚依稀。将惊病客今朝愧,数问贫妻昨夜归。蝴蝶绿深春草合,邯郸荒尽暮云飞。天明欲说襄王事,十二峰边雨湿衣。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裁成合欢被,上针扣下针。鸳鸯绣两头,爱他结同心。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曲槛朱栏夹道斜,洛阳无处不飞花。君看昨日辞巢燕,今日空巢来妾家。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一声山磬静,洞口白云深。偶见鹤飞出,天坛忽在林。水流通涧药,风度隔窗琴。到此亮明月,当空持鉴心。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作客云间还几日,偏于节物感踟蹰。来到云间作客已有数日,却因时节的景物变化而感到迟疑不决。一枝斑竹能思楚,半尺银鲈可住吴。一根斑竹能引起我对楚地的思念,半尺长的银鲈鱼也足以让我在吴地安居。避老长年封破镜,算归终日秣神驹。封存破镜以避老,期待着长寿;计算归期时,每天都在喂饱我忠诚的坐骑(这里可能是指心中的远大志向或所追寻的理想)。预愁度岭无他事,只是西风吹白须。担心将来过岭后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有任由西风吹白我的胡须。
- [明末清初] - 王鸣雷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戚促戚促,黄雀在啄我屋。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